研究与开发

  • 基于电压波动下的温控负荷特性及其控制策略

    陈琦;李培强;刁涵彬;

    电力系统负荷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由于夏季气温高峰期的到来,使得温控负荷在综合负荷中占比越来越大。为提升电网节点电压稳定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改善空调负荷特性的转速控制判据。首先,通过对温控负荷数学模型的特性分析,提取温控负荷重要参数;其次,提出变频空调在电压跌落以及电压恢复情况下的自主转速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表明,合理的控制策略使得恒功率负荷等效为恒阻抗负荷,相较于无自主控制策略,自主控制策略下的温控负荷既降低了无功需求,也防止了电网电压进一步恶化。

    2024年01期 No.41 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 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王磊;黄力;夏添;喻绍鸿;付同福;周金桥;

    直流电源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电源、继保及自动化,事故照明等设备供电,对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实际运行情况出发,分析了现有问题,研究了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在线监测系统,提出对变电站用直流电源蓄电池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并探索智能一体化多维感知策略,提升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系统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弥补了变电站运行中的监测盲点,实现了对直流电源系统的实时感知,解决了无法提前预知故障所带来的隐患。

    2024年01期 No.41 5-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网线损分析及节能降损措施研究

    张卓;崔家殷;

    线路损耗影响配网运行成本,是制约配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某地区10kV配网运行现状出发,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线损计算模型,通过线损特征向量的聚类分析、神经网络参数的算法改进、线损检测结果的对比纠偏,及时发现表计异常、信息错漏、违规用电等问题,并展开针对性管控和处理,可为绿色配网建设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024年01期 No.4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基于状态感知的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系统研究

    冉一丁;龙锦壮;高峰;王健;吴金升;周金桥;

    变电站项目施工是电力建设的主要部分,其风险控制问题对工程的正常进行以及电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方面已有多方面的研究: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及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视频采集及识别算法实现对涉及安全帽、工服、烟雾火焰等违规行为的检测和预警;还有基于UWB等物联网协议方面的研究,使用UWB进行测距,当佩戴了UWB预警设备的人员靠近危险区时发出危险告警。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在基于UWB进行风险预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NB-IOT协议实现对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作业人员风险管控。

    2024年01期 No.4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基于行波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主要问题研究

    陆世进;魏星;刘磊;

    传统的架空输电线路已无法满足城市生活学习的要求,交联聚乙烯电缆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小、负载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城市输电的青睐。随着越来越多的架空输电线路被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所替代,电力电缆故障测距也成为了输电线路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行波法故障测距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现阶段行波法故障测距应用于输电电缆时的主要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做出了总结性归纳,指出了未来行波法故障测距应用于电力电缆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输电电缆行波测距提供了研究方向的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配网智能化监控指挥技术研究

    王爽;刘晓辉;王彬楠;陈启龙;杨亚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规模也随之变大,电力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因配网生产指挥面广,存在大量简单重复串行的机械流程,不仅指挥效率低,且易造成配网生产指挥业务“枢纽拥堵”效应。因此配网生产指挥业务迫切需要流程再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本文研究了配网人工智能语音系统、模型及深度挖掘技术的现状和问题。所研究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OMS)基本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所设计的功能,能够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升级,提高电力信息服务系统质量和运行效率。

    2024年01期 No.41 18-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 基于VSG技术的分布式电源自适应阻尼控制研究

    周艳;朱慧;戚思源;吴文龙;

    分布式电源作为环境兼容性良好的独立电源,依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优化自适应阻尼控制功能,能充分提升电源运行稳定性,缩减频率偏差,属于优越性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优化设计目的,围绕VSG技术原理明确优化思路,以仿真分析法从建立VSG仿真模型、优化控制参数、完善控制模块、调试优化方案结构等方面阐述自适应阻尼控制路径,为分布式电源产品推广给予保障。同时,按照本文主张的优化方案改进分布式电源架构,有利于妥善处理欠阻尼问题,削弱VSG输出频率增高下不良影响,致使电源系统体现稳态特性价值。

    2024年01期 No.4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电力现货模式下锅炉低负荷燃烧问题及应对策略

    武韬;

    针对某公司锅炉运行在电力现货模式下,低峰时期受热面易超温、低负荷运行过程中大屏过热器汽温偏差较大,通过制粉系统、配风系统等优化调整后受热面超温及汽温偏低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有效保障和明显提升。

    2024年01期 No.4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

    毕波;

    变电站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许多变电站的巡检工作仍然主要依赖人工,这就增加了由于个人失误而造成继电保护故障问题的风险。因此,加强变电站继电保护运检防误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本文就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防误技术设计、技术应用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2024年01期 No.4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基于智能感知互联系统的电力高处安全作业保障技术研究

    吴旭光;林权威;朱昌毅;陈昌;许鹏鹏;

    为解决当前电力系统高空和野外作业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电力高处安全作业智能感知互联系统。该系统采用自适应扩频技术和自动跳频技术实现通信,利用2.4GHz无线网络实现点对多点通信。同时,结合单片机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该系统能够在作业前进行风险预判、作业中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整理作业经验。此外,通过无线定位技术与算法相结合,实现对作业人员运动轨迹的实时监测,以及对作业人员体征数据和作业通话记录的规范管理。通过研发和应用这一智能感知互联系统,可以提升电力高处安全作业的风险管控水平。

    2024年01期 No.4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 阻容分压型电子式传感器幅频/相频特性的研究

    李靖鑫;朱梓豪;宋昊阳;杨维婷;马梓焱;李佯洋;

    线路发生故障后能够准确定位故障点,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与经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均采用距离测距原理,但距离测距原理易受短路点过渡电阻、线路串补电容及非工频分量的影响造成测距不准。近年来,故障行波测距技术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行波故障测距算法和原理,随着行波理论和小波变换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电力故障行波测距技术已进入快速实用化阶段,故障行波测距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彻底解决距离测距原理测距不准确的问题。

    2024年01期 No.41 34-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的自动诊断技术研究

    王铭;葛长城;

    高效运用智能变电站的站端信息,可以辅助相关工作人员精准及时的掌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故障位置以及故障实况,为工作人员后期的检修维护提供条件和便利,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手段。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的自动诊断技术展开研究,并详细阐述出以SVM(即多分类支持向量机)为核心设计研发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价值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研究

    孟建建;

    随着现代社会对电能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传统的配网系统存在许多缺点,如人工操作的限制、反应时间的延迟以及容错性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配网自动化应运而生。本论文旨在探讨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从而为配网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1期 No.4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改进探究

    李科帅;余顺行;

    传统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下文简称“配电箱”)内部结构布局不合理,密封性较差,加剧了箱内设备受雨水侵蚀的影响,同时还包括配电箱进出线通用性差、环境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保证配电箱运行安全和供电稳定,本文对配电箱展开改进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重新设计配电箱结构、搭建模块化箱体、保证环境适应性基础上提高密封性、一二次接线安全隔离、优化出线布局、完善智能化功能等。

    2024年01期 No.4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架空输电线路隐患在线监测方案研究

    陈梓枫;

    随着行波法故障测距稳定性以及成熟性的不断提升,故障时刻行波信号中包含的其他信息正被逐步挖掘。本文从行波法故障测距角度出发,利用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开发了一套架空输电线路隐患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主要组织架构以及关键的测量技术,结合宽频带传感器以及隐患预警系统算法,判定输电线路中是否存在隐患放电情况。该系统基本可实现架空输电线路的隐患预警,从而辅助输电线路现场运维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减小输电线路因隐患发展成故障跳闸而带来的电能损失。

    2024年01期 No.41 46-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多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罗骏杰;董悦;潘亦辰;

    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更好地满足变电站的日常运行需求,提高电力调控水平,有必要科学采用智能化技术,将智能巡检机器人用于变电站中。采用多目标识别方法,根据巡检机器人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红外相机多目标识别方法和UWB多目标识别方法,提高机器人在变电站中的利用率。

    2024年01期 No.4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电力巡检监测系统设计开发及数据预处理的研究

    郭峻菘;沈建;郭晓冰;白云灿;徐文瀚;

    电力巡检监测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电力巡检监测系统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巡检监测数据的规模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但监测系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巡检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减少噪声干扰,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本文深入探讨了电力巡检监测系统设计开发及数据预处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并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2024年01期 No.41 53-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电网分布式电源布置分析

    朱慧;周艳;吴文龙;戚思源;

    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也使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成为可能。但同时受到分布式电源小模块化、分散化特点的影响,电源布置面临一定的约束条件,导致电网运行存在不确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对分布式电源高效布置与优化调度展开研究,探讨了能源互联网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促进作用,结合分布式电源运行现状及约束条件,提出分布式光伏电源与分布式风电的出力特性,建立电源布置目标函数从安装位置、发电成本等方面加以优化,并通过实验测试选出最佳优化方案。

    2024年01期 No.4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 基于重点分析的变电一次设计分析——以A变电站为例

    马丽彤;

    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稳定开展,有必要提供变电站电气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措施,对变电站的基本设计进行分析,提供参考方案。随着城市地区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部分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容量接近最大容量或超负荷运行,为解决此类问题,通常会对变电站进行扩建或改建,以增加变电站容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以基础电气工程设计为例,对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改造进行简要分析,包括主变压器、主供电线路、主供电设备、防雷接地设计等内容。

    2024年01期 No.4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基于多系统数据融合的供电服务监控预警技术研究

    尚继武;孔杰;赵亮;王晓亮;赵晗;

    供电服务监控预警技术基于多系统数据融合,利用自动化监控、语音呼叫和无线通信等现代化技术,通过实时获取现场抢修信息,整合抢修队伍、接单信息、抵达现场和故障处置进度等信息,实现抢修过程实时监控、关键环节超时主动预警和精准通知。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提升了监控和通知效率,可支持高效抢修指挥。

    2024年01期 No.4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技术与应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孙芷璇;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控制系统、生产系统和安全监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还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2024年01期 No.41 70-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直流系统异常停运致保护拒动处理与预控措施分析

    傅亦宏;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保证了变电站保护装置、自动化系统、五防系统等二次设备的基本运行条件。当变电站发生线路、母线跳闸的事故事件时,必须要确保其仍然能够可靠运行。本文首先描述一起直流系统异常停运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事件,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继而分析了直流系统异常停运保护拒动的处理方法。最后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注意事项进行简要说明。

    2024年01期 No.4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电网精细化在线安全分析及应急处置预案智能生成设计研究

    张弓帅;龚玉辛;李建国;

    针对电力市场中电网使用的实际情况,电网精细化在线安全分析及应急处置预案使得电力市场的电力供需平衡、电力市场的稳定、电力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本文利用D5000软件实现了电力市场的在线安全性和智能化的综合决策功能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的功能架构,对区域电力系统进行了功能的设计和研制,针对区域电力系统的连锁过负载控制问题,给出了区域电力系统的负载传输控制方案,为电力系统的精细、可靠的运营管理奠定了基础。

    2024年01期 No.4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 故障接地机构机械程序锁的设计与应用

    闫嫱;牛信强;黄婷;赵聪;周艺璇;

    某地区提出明确要求,该地区110kV变电站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匹配的操动机构不仅需具有电气联锁和电磁闭锁的防误操作模块,还需在操作机构内部增加机械程序锁联锁功能模块,多重防误,有效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消除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其故障接地机构的动作原理,设计了机械程序锁功能模块,该模块结构简单,倒闸、运行维护方便,可满足变电站用户的要求。

    2024年01期 No.4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朱经敏;王晓彤;张燕青;朱经鑫;

    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大量的能源消耗。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能源的科学利用和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因此,研究并应用节能技术来降低建筑电气工程的能源消耗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就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2024年01期 No.4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 智能控制技术在水力发电厂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探析

    许明辉;陈贻凯;杨明翰;

    随着计算机监视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力发电厂以计算机大数据分析为主体的、自动化水平高的时代已悄然到来。基于此,本文选择将智能控制技术融入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中后,针对水力发电厂对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控制问题和计算机图像智能监控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且通过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监测数据长期存储、管理、智能分析,并以专家数据库进行显示、描述以及提出相应建议,以反映机电设备长期运行状态变化趋势和消除其异常隐患。

    2024年01期 No.4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 不确定性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分析

    戚思源;吴文龙;周艳;朱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用电需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电网运行弊端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在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能够有效缓解配电网的供电压力,借助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发电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有效应对能源危机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并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但间歇性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的加大,也使得电网电压和负荷出现剧烈波动,出现了更多不可控因素。所以,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探究了优化配置方案,希望有所帮助。

    2024年01期 No.41 86-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220kV变电站一次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技术

    麻强磊;

    220kV变电站一次设备规格多样、数量庞大,安装调试工作较为复杂。研究从220kV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中的典型问题出发,分析由安装操作不到位、调试施工不规范等造成的风险缺陷,研究母线、变压器、电缆及关键辅助装置的安装调试技术及施工要点,形成针对性管控方案,望在可视化监管和动态化评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设备安全性能及可靠系数,保障220kV变电站顺利投运。

    2024年01期 No.4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 10kV配网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分析

    蒋彦君;毛源;林柏;陈星余;

    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电力已经占有了一个不可撼动的地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整个经济的运行中更是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所以,电力系统必须要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匹配,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10kV配电网络在我国配电网络中占有很大比重,在10kV配电网络中,小电阻接地系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因而本文对10kV配电网络中的小电阻接地系统作了简单的研究。

    2024年01期 No.4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微机保护二次回路特点及常见故障分析与对策研究

    周宇;

    本文通过对二次回路常见故障的介绍和剖析,详细阐述了二次回路的运行、维护保养及检修的关键技术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常见故障发生的频次和规律,方便日后可以更好的完善二次回路系统的漏洞和缺陷,提高日常维护和检修效率,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024年01期 No.4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智能化技术在发电厂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马俊峰;王宏伟;刘海军;姚俊彦;范宏伟;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发电厂脱硫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智能化技术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电厂脱硫系统的改进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脱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精准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脱硫效率、减少能耗和减轻环境压力。本文将探讨智能化技术在发电厂脱硫系统中的应用,旨在深入了解智能化技术的实际效果,并为发电厂提供优化脱硫系统的可行方案。

    2024年01期 No.4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合闸过程监测下的10kV断路器机械故障声纹识别技术

    段新宇;卢铃;胡胜;曹浩;

    本研究旨在利用声纹识别技术来识别合闸过程中10kV断路器的机械故障声音,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提供有效的手段。通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声纹识别实验设置和性能评估指标的确定,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场景的声纹识别模型,并进行了性能评估和结果分析,以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 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诊断方法

    刘勇;吴伟丽;刘俊;陈保香;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或者采用高阻抗接地方式,故障监测信号常常较微弱、有时甚至现场数据采样不足,因此存在诊断困难等问题。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辨识方法:利用元学习对迁移学习算法加以改进,以解决实测数据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元迁移学习网络框架,先对样本之间相似和不相似等关系进行构建和评估,进行样本之间的迁移学习,再利用情景训练策略进行故障分类,以达到提高小样本辨识率的目的,最后,利用仿真模拟和实验室监测数据对方法加以应用,结果表明了方法可行性和优越性。

    2024年01期 No.41 103-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 探究电力配网存在的不足与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提升

    李晓聪;

    为解决社会生产用电需求问题,致力于提升电力配网可靠性,减少供电这一过程,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实现供电量更加精准,本文对探究电力配网存在的不足与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提升进行研究,提出引入自动化技术,优化电力配网结构;优化配网电力等级,关注配网运行技术;全面深入优化电源,创新供电输送方式;制定运维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等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电气开关柜的发热问题研究分析

    李昭辉;

    电气开关柜作为电网供配电中一项重要的设备,但是在长期运行的期间,经常会出现各个部位元件或者设备因为某些因素,出现发热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着电气开关柜的正常运行,如果温度处于持续升高的状态,就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对此,必须重点解决电气开关柜发热问题,本文首先对电气开关柜发热概述进行了分析,其次明确了电气开关柜发热的成因及解决方式,最后通过利用案例进一步验证解决电气开关柜发热问题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做到对症下药,确保电气开关柜安全、稳定的运行,提升供电的质量。

    2024年01期 No.41 110-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 火电厂电气运行故障与解决措施研究

    雷中霖;

    为解决火电厂电气运行故障,本文对火电厂电气运行进行研究,结合电气运行故障并对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相关人员处理电气运行问题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 橡胶轨道减震器电阻测试方法探讨

    刘国钧;罗能凤;陶玲;于晓辉;程璐;

    本文对橡胶轨道减震器的绝缘电阻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了电源(直流、交流、电压和频率等)和试样状态(干态、湿态和喷淋)对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流电阻大于交流阻抗;电压增大,电阻减小;频率增加,电阻先急剧减小,后渐渐趋于平缓;干态电阻最大,湿态电阻次之,喷淋状态下电阻最小。实际应用中,建议采用实际的频率、水喷淋环境进行绝缘电阻实验,将更有利于指导产品的有效安全使用。

    2024年01期 No.41 115-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低电阻接地装置在10kV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魏程;

    为了进一步维护配电网系统的性能与架构,探讨10kV配电网系统中低电阻接地装置的应用,介绍低电阻接地装置,了解该装置应用优势与要求。随后总结对比中性点不接地及谐振接地的多种方法,合理选择中性点经低电阻的接地方式,结合实际设定并调整装置设备的参数,借助低电阻接地装置的优势,以期能够保证10kV配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

    2024年01期 No.4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 枢纽变电站10kV侧接地变过流保护Ⅱ段误动作分析

    卞英楠;高晓阳;

    随着城镇化的进展,10kV电力系统传输越来越多地采用电缆代替架空线。电缆埋在地下,所以有着安全以及美化城市的优点,但系统若采用较多电缆代替架空线,会增大系统容性电流,此时接地方式若采用消弧线圈,则需增大线圈电容,增加成本。同时,配电线路的增多导致接地故障发生时,需要更快地切除故障。因此,近年来城市中的10kV电力系统多采用接地变引出中性点,再加小电阻的接地方式。文章以某110kV枢纽变电站为研究对象,该变电站10kV侧采用中性点加小电阻接地方式。结合该变电站10kV侧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导致接地变过流保护Ⅱ段误动作的案例,分析了误动作的原因,为避免相同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4年01期 No.4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基于数据治理的台区线损率改善方法研究

    杨玲;伍展辉;于杰;徐直睿;张利阳;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数据治理的方法,通过数据收集、清洗、分析和建模等环节,来改善台区线损率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台区线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数据治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接着,提出了一套基于数据治理的台区线损率改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清洗、数据分析和建模、模型优化和验证等环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治理的台区线损率改善方法可以提高台区线路的能效,降低线损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2024年01期 No.4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机场用400Hz卷筒电缆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

    陈文刚;孟秋娟;王春华;

    本文从机场卷筒电缆的应用特点,技术要求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卷筒电缆的方案。详细阐述了机场用400Hz卷筒电缆的主要功能、结构设计、电气指标设计、制造工艺、关键工序、检测结果等,以满足机场卷筒电缆的使用要求。

    2024年01期 No.41 127-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一种用于变电站工作现场的主动式多作业方式的危险预警系统

    冉一丁;陈秀红;吴电宁;陈德坤;周金桥;

    国家电网公司在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面开展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针对建设中变电站的危险预警解决方案较少。本文以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危险预警为出发点,基于短距离物联网技术研发一种可应用于在建和已投运变电站的主动式危险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包含危险点基站和危险预警器两大组件,其中危险预警器可佩戴于安全帽上或固定于胸前,当工作人员佩戴危险预警器进入、离开或者驻留危险区域内,都会主动收到定制化危险预警语音提示,使施工作业人员便捷地了解自身所处位置的危险情况。本方案可支持室内外不同复杂环境、不同场景精度要求。

    2024年01期 No.41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 基于行波的集电线路故障跳闸案例分析

    李俊恒;

    风电场集电线路基本依山而建,线路各类故障频发,由于风电场集电线路运行环境复杂且线路呈现多短分支的辐射状结构,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查找以及故障排查时间较长,因此引进行波法故障测距手段进行线路状态监测。本文以某风电场集电线路为例,当线路发生故障跳闸时,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故障原因,利用行波故障监测装置快速判定故障点准确信息,辅助风电场集电线路运维人员在30min内快速解决了集电线路故障接地点,相比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大大节省了风电场停运时间,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4年01期 No.41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渗水解决方法的研究

    张跃峰;白双全;黄春富;何光龙;杨绍昆;

    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应用最多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隔离电源,使检修设备和带电设备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从而保障检修工作能够安全开展;也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和需求,改变系统接线方式,隔离开关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电网可靠运行有较大影响。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隔离开关在安装、使用、维修等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雨水充沛季节,机构箱有可能会发生因为雨水渗入而引起隔离开关拒动或误动,对电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从隔离开关机构结构入手,对渗漏的成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38-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 地区电力调度备自投装置可视化探讨

    钟铃;邹裕志;

    随着我国电力飞速发展,电网结构日益完善,备自投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备自投的正确可靠动作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备自投装置可视化是保证备自投正确动作的核心,备自投型号、数量日益增多,对调控运行而言,备自投装置可视化状态判断难度相应提高,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从备自投标识、压板状态、充电状态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备自投动作准确性,以保障电网的可靠供电,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4年01期 No.41 141-14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电缆交叉互联箱体设计探讨

    林杰;张浩;阮耀萱;卢润戈;刘群;李茂;周卓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人口呈现高度集中状态,受到高度集中的人口以及高层建筑的影响,传统的架空线路正被占地面积少、故障率低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所替代。长距离输电交联聚乙烯线路由于电缆环流的存在需对电缆铠装层或者金属护层进行直接接地或者交叉处理,本文从交叉互联箱现有结构出发,考虑了现有电缆交叉互联箱存在的缺点,从便利性、防水性角度考虑,设计了一款电缆交叉互联箱盖板,该盖板从一定角度来讲解决了现有电缆交叉互联箱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交叉互联箱的稳定、便利应用。

    2024年01期 No.4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研究

    丁刚;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接着详细探讨了安全自动控制原理和继电保护原理,包括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最后,重点分析了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与处理以及设备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消除设备的研究

    杨莉;

    以“节约环保、功能集成、配置优化、工艺一流”为设计核心理念,积极配合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按照“两型一化”的要求,充分借鉴国家电网公司的通用设计模块化思路,结合本工程自身特点,对配电装置进行选型,优化电气总平面布置,做到总平面布局合理、系统高度集成、技术装备先进、经济节能环保,充分体现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2024年01期 No.41 149-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 基于NT-SCADA监控技术的10kV供配电设计

    王丹娜;姜肇建;

    本文以基于NT-SCADA监控技术的10kV供配电设计为研究题目,介绍了该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及其设计方案。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了NT-SCADA监控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接着,文章阐述了10kV供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文章详细描述了基于NT-SCADA监控技术的10kV供配电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等。最后,文章总结了该设计方案的优势和潜在应用领域,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高10kV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持。

    2024年01期 No.41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 大数据的电力计量装置故障智能化诊断技术探究

    马涛;

    传统模式下的人工故障检测方法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无法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大数据时代,借助先进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电力计量装置状态,提高计量效率,保障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文章先分析了电力计量装置的常见故障,随后介绍了大数据下电力计量装置故障的智能化诊断流程,包括创建智能诊断知识库、故障在线监测、异常信息诊断,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提升运行人员运维水平和效率

    刘宸丰;

    随着《广东电网公司数字变电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变电站智能巡检模式得到进一步普及推广,无人机自动巡检已覆盖大多数非禁飞区户外敞开式变电站。目前变电站无人机自动巡检已移交生产指挥中心智能作业班单轨运行,但变电运行人员仍保留双轨运行时期无人机调度监控系统以及变电站实景与点云模型的数据访问和使用权限。为加强智能技术与变电运维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人员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和运维质量,本文根据几个应用场景,从变电运行专业的角度提出并分析如何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提升运行人员运维水平和效率。

    2024年01期 No.41 160-16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基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故障定位技术要点分析

    王天宇;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安全性,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故障定位技术要点进行研究,首先就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结构、二次回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对链路定位、交流回路状态、保护动作进行研究,针对智能变电站中二次回路故障定位技术,提出了从物理链路的故障定位、逻辑链路的状态分析,旨在能够借此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2024年01期 No.41 163-16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一种安全帽通讯装置设计与应用

    徐龙彬;李金蹊;张越;

    由于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安全帽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偏远地区使用的电力智能安全帽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通讯不够畅通、时效性不强等,导致电力施工人员的使用效果受到显著影响。因此,文章基于无线网络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安全帽通讯装置,提高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的沟通效率。

    2024年01期 No.41 166-16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 变频驱动电机轴电压轴承电流研究

    曹鹏;

    本文对变频驱动电机的轴电压和轴承电流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变频驱动电机在不同工况下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对电机寿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测量和模拟分析,探究了变频驱动电机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寿命预测和优化控制策略,旨在通过降低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波动,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实验验证,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波动,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4年01期 No.4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变电设备的安装要点与检修措施研究

    张东升;张智颖;

    由于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对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设备事故的风险,必须改进变电站设施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减少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的主要技术,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变电站是电网中的重要节点,容纳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必须确保其安全和可靠的运行。

    2024年01期 No.41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关于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及运维的几点探讨

    武轶卫;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能需求越来越多,对电能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计量作为电力系统中电费核算的一部分,对于用户和电力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及运维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研究现状和构成;其次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施工安装注意事项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影响因素,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电能计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4年01期 No.41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针对220kV SF6断路器GL314型储能异常缺陷分析与建议

    赖先伟;赖琴;

    本文介绍了某公司220kV SF_6断路器(GL314型)机构离合器打滑而导致的储能异常缺陷处理,阐述了某公司220kV SF_6断路器机构离合器动作原理,分析了造成离合器打滑储能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整改建议。结合设备的检修维护要求,提出了某公司220kV SF_6断路器机构离合器维护时的建议措施及注意事项,对促进某公司220kV SF_6断路器GL314高压开关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4年01期 No.41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浅析TN-S系统电机宜用3芯电缆

    杨鹏;

    依据TN-S系统的特性,低压电机使用4芯(3相+1PE)电缆配电较为普遍。直到GB 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实施,该标准首次提出TN系统电气设备电力电缆宜选用3芯电缆的表述以及条文说明。本文基于电缆选型原理以及规范,对TN-S系统低压电机电力电缆的选择进行论证,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宜使用3芯电缆的结论。

    2024年01期 No.41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ZGM中速辊式磨煤机安装要点分析及控制

    赵忠民;元涛;

    随着火力发电的快速发展,ZGM中速辊式磨煤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火力发电生产领域中,已经成为制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因此,磨煤机的好的安装质量以及控制效果对制粉系统效率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ZGM中速辊式磨煤机的结构特点为基础,对在施工过程中其安装要点和技术控制加以分析,更好地保障了ZGM中速辊式磨煤机的安装质量,避免其在试运过程中产生不安全因素。

    2024年01期 No.41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9K]
  • 基于电动汽车外放电源的变电站直流应急供电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王子琪;陈泽淮;倪非非;刘秋英;

    由于传统直流应急供电方法无法满足快速恢复供电的需求,提出基于电动汽车外放电源的变电站直流应急供电装置。装置采用电动汽车外放电源进行变电站直流应急供电,完成变电站站端直流系统应急维护。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装置支持三辆电动汽车同时并网供电,提高输入电源的可替代性,且输出稳定可靠,满足站端直流系统的需要,从而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024年01期 No.41 189-19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 城市地埋输电电缆标志物设计及应用

    张浩;林杰;阮耀萱;刘群;卢润戈;谢文卓;何志斌;

    本文讲述一种地埋输电电缆标志物的研究与设计,具备易观测且不影响通行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城市电力电缆路径标志中,可有效避免因外力破坏导致线路断电的情况发生。

    2024年01期 No.41 192-193+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 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与故障处理

    刘宏阳;

    智能电表拥有非常强大的数据记录及存储能力,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中可以显著改善电网运行质量,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文章在介绍智能电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要点,然后探讨了智能电表设备死机、黑屏、通信障碍、电压及电流等电力数据突变等常见的接电故障,并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措施,进一步改善了电网运行质量,提升了用户的用电体验,为后期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与故障处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2024年01期 No.41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110kV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研究

    程邦辉;

    本论文针对110kV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将文献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从研究背景与意义、设备概述、安装前准备工作、安装技术、测试与调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置、建设良好的接地系统、采用安全可靠的电缆布线和设备接线方法等对设备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过正确的测试流程和方法以及及时调试设备并排除故障,可以确保设备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包括安装位置选择与布置的优化、接地系统建设方法研究、测试标准和指标的完善以及设备安装技术的培训与推广等方面。

    2024年01期 No.41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 通信站与通信设备供电系统探讨

    施永刚;苗琳;

    目前在通信站与通信设备中,大家公认通信电源供电系统运行时必须稳定、可靠,对整个系统来说,供电系统起着核心的作用,其地位非常重要。

    2024年01期 No.41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经济与管理

  • 配电网频繁停电原因分析与治理策略研究

    王少帅;郑雪瑞;

    配电网频繁停电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针对此问题,进行频繁停电数据统计、原因分析、治理策略研究,创新提出“三多”治理体系并进行应用,实践证明该体系可明显降低频繁停电发生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4年01期 No.41 203-20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电力工程10kV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研究

    曹倩;刘峰;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10kV配电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其中最关键的是线路、变压器以及网络的结构,这些与配电系统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基于低碳环保背景,将节能设计渗透到配电设计当中,减少能源损耗对电网运行和发展有很大帮助。所以,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电力工程配电设计中节能的重要性,其次以线路、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技术等为依据,就电力工程10kV配电设计节能措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并讨论了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期望能够为业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四网融合”的施工经验例谈及推广思考

    邱俊星;

    以广州荔湾区老旧小区作微改造,实现“四网(互联、电信、广电、智能电网)融合、多缆合一”的施工过程为例,分析了“四网融合”在使用前的环境、规划布局、设备选用、经济分析、施工协调与维护以及“四网融合”的推广使用前景。

    2024年01期 No.41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 10kV电力配电工程施工安全及技术管理研究

    林晓霞;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提升,电力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和依赖不断增加,该情况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电力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和更好地对社会民众需求进行满足,需不断推进电网工程建设。在电网工程建设中,10kV配电工程为重点内容,其对整个配电网用户和电力网起到连接作用。从该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配电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和施工管理效果对整个电网工程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对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保障,就要从施工安全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强化中提升10kV配电工程建设质量。本文主要对10kV配电工程施工安全及技术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2024年01期 No.41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试析新时期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营销的应用

    李嘉慧;

    在新时期,数字化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将其应用于电力营销当中,能够有效实现电力系统精细化管理,为电力营销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促进电力营销改革创新,实现数据共享,进而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本文分析了电力营销现状,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营销的应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 基于图像识别的电力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方法

    路辉;戴志敏;

    在电网建设中,加强对电网的安全监管,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我国电网运行条件复杂,电网运行工人的安全观念和操作技能存在很大差异。我国电网运行的安全保障体系在逐步完善,但是电网运行的监管体系却相对薄弱。监管不力不仅影响了用电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对用电的工人造成伤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现场作业安全监督方法,为电网现场安全施工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4年01期 No.41 217-218+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企业碳资产下碳核查的碳减排作用机理

    史柯夫;田大为;乔雄;甘舒婷;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充分发挥碳排放报告的作用,并加强核查工作。通过分析碳排放报告与核查情况发现,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本文基于碳无形资产视角研究企业碳资产与碳交易市场之间的关系,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利用结构模型(ISM)建立碳无形资产的层次结构有向图,以揭示企业碳资产下碳核查的碳减排作用机理。

    2024年01期 No.41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大容量储能与输电网投资分析

    李磊;

    本文基于选定的案例,分析了大容量储能技术(EST)为未来电力系统提供的灵活性以及输电能力的扩展。为此,对不同地区大规模EST的未来潜力进行了估计,并将其与地区层面未来新能源发电部署的空间分布相匹配,以便能够估计实施大规模EST以平衡现有电力系统的可能直接效益。此外,还分析了未来可能的输电网扩建对汇集可变新能源发电和柔性发电中心的贡献。在此背景下,介绍了输电扩张的一个实例,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基于利润最大化方法对输电投资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2024年01期 No.41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潘巍巍;曾长轩;李勋;柴晓峰;

    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首先,针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其次,通过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后,对电力系统的应急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应急预案和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1期 No.41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新形势下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分析

    吕海霞;李晔;

    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不断演变,中国电力需求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满足未来电力供需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准确预测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至关重要。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价格机制的多样化增加了电力需求预测的困难程度。在新形势下,中国电力需求的关键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这导致了更复杂的影响机理和更难以判断的趋势。同时,来自电网企业内部的角度看,在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对电力需求预测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对新形势下电力需求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2024年01期 No.41 228-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外包单位安全评价研究

    刘聪;杨辉;魏琨;景钰;

    本研究结合电网行业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实际,基于经典“3C”要素构建“4S”电网外包单位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变量相关性热力图、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确定最终指标及权重,通过“4S”电网外包单位安全评价模型计算电网外包单位安全评价分值并进行分级,最终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电网外包单位安全评价。

    2024年01期 No.41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基于数字化+的主动式配电网电压运维管理研究

    张瑞颖;严思奇;杨晨曦;孙榕华;余永胜;

    随着“145”数字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双碳”目标的实施,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配电网络是用户用电的最终载体,在服务用户和优化能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用能形式的持续丰富,新型用电设备、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装置的大量接入,配电网会产生谐波电压、电压不平衡度、电压偏差、电压瞬变等多种电压质量问题,这些都会对用户用电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在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电子类设备损坏和居民家用电器烧毁,从而引发大量用户用电投诉。配电网络中的电压问题一直是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一项,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电力质量控制工作。以数字化+为基础,构建以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配网电压主动式运维体系和平台,建设数字化配电网电压运维应用,提高配电网电压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024年01期 No.41 233-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电力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开展现状以及有效策略

    徐选钢;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对电能的需求量显著提升。为了跟上当前时代发展需求,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用电,电力工程数量有所增加,且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监理工作作为电力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全面监督与管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问题,所以相关部门需要提升重视程度。根据当前监理工作现状分析,其中存在许多有待优化的问题,工作人员应当深刻反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完善施工监理制度,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全面保障。

    2024年01期 No.41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文君;

    电力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之一,而供电企业则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电力能源稳定供应的主体,加强供电企业相关管理工作研究,是保证我国电力能源供应效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体验的必然选择。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供电企业只关注生产管理、但是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影响了供电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不符合新时期现代企业的进步要求。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完善成本管理对供电企业的作用的基础上,对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2024年01期 No.41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发电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

    丁一;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发电企业如何在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的同时,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当今能源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全面梳理新时期发电企业所处形势与背景的前提下,对其在生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环保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电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建议和实施路径。

    2024年01期 No.41 241-24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 变电站蓄电池组改造的资产投资策略研究

    桂丹;陈婉菲;徐向丽;

    蓄电池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选择较长的寿命会导致较高的维护成本,所以电池组维护是直流电源系统的核心维护任务和挑战。首先,对蓄电池组改造的策略进行研究与设计,科学选择蓄电池组寿命预测模型,预估改造后蓄电池组的剩余寿命。其次,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全面考虑蓄电池购置、运行、报废等全过程,选出成本最优方案,为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01期 No.41 244-245+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浅析配电网工程管理薄弱环节及整改措施

    杨亮;

    随着社会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配电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愈发凸显,制约着配电网工程的高效运行。对此,本文将针对工作人员管理、项目计划及进度安排、物资管理、工程竣工验收配电网工程管理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优化工作人员管理方案、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监督、优化设备材料管理等相关对策,旨在有效提高配电网工程管理的效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024年01期 No.41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输配电网智能化调控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研究

    张书维;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其高度波动性也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调度压力。本文深入研究了输配电网的智能化调控技术及其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方法,探讨了包括高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分布式控制等在内的智能化调控策略。同时,我们分析了通过能源存储系统和灵活电网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融合,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策略。最后,我们列举了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这些理论和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控与可再生能源融合仍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24年01期 No.41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改进措施

    王刚;

    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企业运营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以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应收账款管理的作用、困难和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了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旨在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效益和运营效率。

    2024年01期 No.41 252-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

    张科;朱展翔;

    垃圾焚烧发电主要是将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处理,做到最大化的送出电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这时也是垃圾焚烧发电厂发展的最终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展开了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 依托风险识别的配电网安全管理研究

    旦巴达杰;才旺多杰;

    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管控重在故障预防,其中风险识别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就风险识别的方法选取作总体阐述。其次基于风险的差异化特点,提炼不同地区的配网风险。再次基于风险的模糊性特点,构建依托模糊综合评判的配电网风险指数量化模型。最后是实证应用。结果表明,所做研究能凸显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矛盾,确保管控力量的合理分配和管控措施的科学制定。

    2024年01期 No.41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零售电力用户参与分布式光伏建设的交易策略研究

    胡如乐;郑瑛;张建中;

    针对目前用电企业响应分布式光伏建设积极度不高的情况,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为具有光伏发电设备的用电企业提供零售电力的交易策略。该策略针对有意向安装光伏设备的用电企业,为其构建光伏建设成本模型,实现成本测算;提出了现有政策的优化改进思路,推出补偿机制,以此提高用电企业建设光伏的积极性;设计光伏自发电零售套餐,引入电网回购电价模式以保证电力零售市场后续相关交易业务的开展。

    2024年01期 No.41 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管理分析

    吴志超;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建设施工日趋专业化,融入了多种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情况不仅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还决定了最终的效果。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建议。

    2024年01期 No.41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火力发电厂锅炉经济运行优化措施探讨

    王雷;

    火力发电厂锅炉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其运行效率与电能质量及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关联。因此,为有效降低电力的生产成本,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经济运行。本文对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深入分析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268-269+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 风电设备运行预防性维护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分析

    孙海涛;

    风力发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保证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对风险设备展开预防性维护,同时加强维护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保障风险设备维护工程开展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对风电设备运行预防性维护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展开分析。

    2024年01期 No.41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基于泛在物联网思想的电力生产物资及工器具管理系统

    李彤;何艳琪;钟兴;胡志;李毅勇;

    以泛在物联网思想为基础的电力生产物资及工器具管理系统,是一套运用“移动互联,智能识别”技术,有效地识别、定位和记录电力生产工器具,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对此,本文从结构、应用场景和应用效果三个角度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024年01期 No.41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探究计及风电与储能的混合能源系统管理策略

    郑文进;胡斌;

    为解决混合能源系统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本文对计及风电与储能的混合能源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运行调度模型与功率运行波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混合能源系统,使之长时间持续运行,并对短时间运行波动进行科学控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新形势下电力系统标准化作业研究

    程一峰;

    标准化作业作为预防电事故的一项举措,对于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标准化作业展开研究,针对传统标准化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技术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标准化作业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024年01期 No.41 279-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电力工程施工监理研究

    杨忠;

    电力工程具有较大的施工规模,因此需要严格要求各道工序作业,尤其在我国电网发展政策的影响下,电网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在电网发展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电力工程施工监理,对于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顺利完成相关工作。

    2024年01期 No.41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全生命周期管理下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刘峰;曹倩;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工农商业和居民生活各个方面的用电量都有所增加,电力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对电网提出了更多需求,增加对电网建设的投入,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电网企业作为典型的大型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使得电网企业基建成本控制在电网需求不断提高和电力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越来越凸显,如果能提升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则会有效地提高电网企业的效益,对于我国电力资源的整合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01期 No.41 284-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王灵龙;陈德伟;姚川东;

    全过程信息化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创新和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尤其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提高规划精度、减少错误、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将讨论在数据集成共享、大数据与AI技术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引入、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信息安全机制建立等方面的应用策略。

    2024年01期 No.41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技术与交流

  • 基于IEC标准的哥伦比亚电能表设计

    李昊一;左勇;

    在新能源科技、自动化科技、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今天,全球智能电网建设的进程如火如荼,智能电网逐渐成为全球电力能源输入以及配送环节发展当之无愧的选择。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运作基础,是一款新式的电子式电能表,它的组成部分包括测量单元、计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具有电需量计量、实时监控费率、自动控制、交互信息及处理数据等功能。与传统电表相比,本文设计的智能电表除具备基本的用电需量计量功能以外,同时还具有多种双向费率计量功能、控制用户端功能、传输多种数据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广泛应用智能电表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全球低碳环保,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024年01期 No.41 291-2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LSTM模型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计量分析

    邹贤求;

    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计量异常分析。首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LSTM模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模型结构;其次,LSTM模型在使用前需要利用历史数据信息对其进行训练与验证,通过实际训练发现模型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平均检出率和平均误检率分别为76.27%和17.23%;最后,通过对三个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分析,有效验证了LSTM模型在计量异常分析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024年01期 No.41 29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一体化电力配网移动网络辅助发令指挥系统

    欧钰瞧;张敏;周胜超;康林春;张亮芬;

    针对目前电网调度方式中调度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综合电网中的调度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该体系的硬体架构,配置了上下两层的互动模式,使整个控制平台和企业运作过程完全连接起来。采用一台双组态PC机做系统的数据伺服器,采用刀型架构做系统的应用伺服器,通过对系统的控制讯息显示回路的设计,实现了系统的发令显示。明确指挥值班班长,班员权限提示的条件,建立单一分区的不确定的分散指挥模式,平衡分散的海量信息,实现系统的均衡运行。为保证命令的完成,制定了完成命令的程序。从模拟试验中可以看出,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与现实情况相符的控制,并且可以实现有效的辅助功能。

    2024年01期 No.41 298-299+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吴文龙;戚思源;朱慧;周艳;

    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能源满足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兼顾环境保护,是推动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提升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双碳”目标的角度,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重点围绕电压稳定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来探讨新能源电力系统与“双碳”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电力系统本身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于以上关键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的分析,深入挖掘关键技术对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的作用,旨在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提供一定的优化思路和参考经验。

    2024年01期 No.41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 110kV电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探究

    马凌波;吴茜;袁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缆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因其不需要在地面以上裸露敷设,大大减少了电力输送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在城市发展和市容美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电缆线路在城市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110kV电缆线路,作为电力网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是确保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由于电缆线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相对复杂,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110kV电缆线路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110kV电缆线路日常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探讨了电缆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方法。

    2024年01期 No.41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探究风电场电气设备中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的措施

    李莉;

    为进一步完善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体系,提高风电场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水平,本文以风电场电气设备为基础,对风力发电机运行维护进行研究,提出更科学与针对性的故障解决及运行维护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变电一次设备故障预测及检修方法分析

    崔迎春;

    为针对性解决变电一次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避免对输电质量造成影响和冲击,本文以变电一次设备故障的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变电一次设备运行故障的预测方法,同时基于隔离开关故障、变压器故障、断路器故障、互感器故障以及避雷器故障等角度对变电一次设备的故障检修策略进行了探讨,力求进一步强化变电一次设备故障预测的准确性,适应输变电系统的日常运行要求。

    2024年01期 No.41 310-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王彦博;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促进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积极作用。本论文介绍了PL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探讨了PLC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各种应用,包括工业生产线控制、家庭自动化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等。研究表明,高效的运用PLC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电气工程质量。

    2024年01期 No.41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110kV输电线路杆塔安全施工防护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杨长安;李晓双;吴超;王超;李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加速。然而电力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高空跌落)、带电作业、机械作业(机械伤害)等,这些隐患给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电力工程、作业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输配电线路的运维检修过程中,经常需要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来对维护线路的安全运行,保障电能可以到达千家万户,在带电作业时需要穿着带电作业屏蔽服,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在杆塔线路检修属于高空作业,经常需要用到防坠落装置,如安全绳、安全带、扶手等,本文从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两个方面的两种防护设施进行优化、分析、研究。

    2024年01期 No.41 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400V厂用电接线优化研究

    马加顺;周明露;

    本文根据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目前400V厂用电系统接线、运行方式及设备现状,对电站原厂用电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提出优化现有厂用电系统接线方式的可行性及优化方案,并增设了黑启动电源。本文可为其它类似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41 319-320+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轨道交通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误报频发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刘金霞;

    地铁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但实际运行中,地铁火灾监控系统经常发生误报警,严重影响了地铁的运行质量,本文以某地铁车站的火灾监控系统为例,在研究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误报警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后期轨道交通火灾监控系统误报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4年01期 No.41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培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智能变电站在电力行业的数量迅速增长。为确保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需要优化电气二次设计方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及电气二次设计的概念,并接着探讨智能变电站与电气二次设备的重要性,提出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为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指导,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

    2024年01期 No.41 32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 基于BTB-VSC的柔性互联型低压配电网及其末端电压质量治理方案

    张瑞颖;杨志芳;马杰;陈涛;段喻;

    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影响低压配电网的运行安全,会出现馈线负荷不均衡、线路末端电压质量低、供电可靠性差、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本项目拟以背靠背电压源变换器(BTB-VSC)为基础,以高压配网为研究对象,采用双VSC与DC母线构成的高压配网,以提升低压配网的潮流可控性与灵活性;根据高压配网中馈线的电压、负载状况,根据侧边的电压、侧边的负载状况,动态调整侧边各馈线之间的有功交流,以提升配网的电压品质;以此为基础,采用背靠背的BTB-VSC,对侧边各侧的高压配网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改善配网终端的电压品质、平衡各侧的负载,提升配网终端电压品质,改善配网的负载平衡,增强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升新能源的消纳量。

    2024年01期 No.41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220kV主变跳闸及35kV母线失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杨鑫;黄佳林;陈懿;

    本文介绍某220kV变电站2号主变第一、二套接地变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导致2号主变跳闸;35kV二/三段分段自切后加速动作,自切动作不成功,导致35kV三段母线失压。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及一次设备检查情况,制定相应反事故措施及注意事项,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2024年01期 No.41 33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新能源电站电气设备运维检测措施

    赵新星;

    新能源电站电气设备运维检测措施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的关键步骤。本文针对新能源电站电气设备运维检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建立完善的设备运维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巡检、定期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注重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设备日常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并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此外,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以保持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最后,加强与设备供应商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共同推动设备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实施这些检测措施,可以提高新能源电站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其长期高效运行。

    2024年01期 No.41 333-335+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旁路技术的运用研究

    胡皓楠;

    本文围绕配网电磁暂态计算模型的构成要素、三相不同时间开断架空导线线路的相关分析(包括三相不同时间针对一侧、另一侧架空导线线路开断的分析)等内容,对10kV配网旁路电缆投入运行后架空导线无断线器情况下的带电检修作业要素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对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旁路技术运用期间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

    2024年01期 No.41 336-337+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探析

    陈卓;陈嘉康;

    我国高压输电线路中220kV电路分布较为广泛,此类电路往往通过户外架空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故障,如常见的雷击故障是破坏高压输电线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障电路安全,本文对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进行探析,详细分析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形式,并针对防雷接地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的设计和使用方式,全面提高防雷措施的有效落实程度,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2024年01期 No.41 338-339+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基于整县光伏开发背景下配电网储能配置研究

    姚明月;

    对光伏能源分布式发电规模化并网消纳而言,储能技术发挥着支撑作用。本文基于整县光伏开发背景,对配电网优化储能配置,能增强配电网运行效果,并提高储能配置的经济性。针对光伏配电网构建运行评价相关指标,基于对续航能力的充分考虑,探索实用性较强的储能充放电策略,形成计算分析配电网相应时序潮流的方法,清晰梳理计算流程,据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建议,为光伏开发和配电网储能配置提供借鉴。

    2024年01期 No.41 34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 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及维护分析

    李伟明;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免受故障和损伤。自动化设备维护是通过使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目前的相关研究动态,强调了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维护的必要性。现代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动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引入自动化维护技术可以提高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降低操作风险。通过构建概率模型并进行应用,可以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2024年01期 No.41 3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 基于临毁度的电力通信网脆弱性评估

    周全贵;

    常规的通信网评估方法往往以判断网络实时运行状态的方式来分析通信网的网络性能,并未考虑到网络攻击的临毁度指标,影响脆弱性评估效果。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临毁度的电力通信网脆弱性评估方法这一课题,确定电力通信网络信息临毁度指标,判断通信网络受到攻击的威胁程度。基于临毁度指标,构建电力通信网络脆弱性评估模型,判断网络受到攻击时电力业务的损失量,从而实现电力通信网脆弱性的有效评估。采用仿真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评估方法的评估效果更佳,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024年01期 No.41 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 针对系统安全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靠性评估

    王飞;

    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下,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多种多样的数字化系统,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发展及建设的效率。在众多系统中,针对系统的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不仅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且正常的运行,同时还为了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各部件、设备等的运行情况,从而帮助系统运维及后期维修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体系。针对系统安全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靠性评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运行稳定性,需要电力企业采取一定的方式或方法,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促进电力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因此,本文概述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指标,介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针对系统安全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2024年01期 No.41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浅析EEAC法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分析中的应用

    芦飞;

    扩展等面积准则(Extended Equal Area Criterion, EEAC)在传统的多机系统模式下,利用补充的群模式聚集技术,将多机系统聚集到一个单机无穷大(One Machine Infinite Bus, OMIB)系统中,从而获得了一个OMIB系统的分析动态方程,并可以利用等面积规则对其进行判断。此外,从EEAC中还可得到用分析式表示的稳定余量和在每一种故障状态下系统的临界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 CCT),它们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行量化描述,这样,EEAC不仅能对暂态稳定性进行定性研究,还可以对其进行定量研究。采用EEAC法进行CCT的计算,其速度比采用瞬时能量函数方法更快。将得到的CCT值与利用时间域模拟器多次试验得到的CCT值进行对比,两者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2024年01期 No.41 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安全培训平台

    何春光;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规模逐步扩大,电网的复杂程度也日益加深,因此十分有必要专门针对于智能电网展开电力安全培训。本文从技能操作和安全防护的角度出发,基于电网自身的物理特点,同时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安全培训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可视化交互技术、网络连接技术等,能够实现虚拟化培训、实景化培训、电力安全培训等功能。该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对于电力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安全作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具备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2024年01期 No.41 356-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方庆;

    作为电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体系的运行品质与安全性,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在国内,由于配网故障而导致的故障约为80%。所以,寻找出电力系统配电网在运转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配电网稳定运转的方案,这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转品质,推动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2024年01期 No.41 358-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