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彩线;
本文针对220kV及以下电力系统,深入研究了负荷均衡与能效优化的设计方法。首先对负荷均衡的基本原理和能效优化的概念与目标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负荷预测的负荷均衡设计方法,包括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负荷均衡策略的设计。同时,本文也研究了基于电力市场机制的负荷均衡策略。在能效优化方面,分别从电力负荷和电力设备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能效优化策略设计方法。通过本研究,旨在实现电力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有助于构建更加经济、高效的电力系统。
2024年07期 No.4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刘宏阳;
电力系统业扩报装管理直接影响电网建设效率与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业扩报装全过程监控系统,融合多源异构数据,采用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业扩报装过程的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和优化决策。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业扩报装异常风险,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在实时性、准确性、鲁棒性等方面表现出色。该研究为推动电力系统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年07期 No.4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宋强强;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变电站高压开关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成为提升电网运行水平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站高压开关设备智能化改造方案,通过数据采集、智能预警、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状态优化等环节的协同优化,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故障诊断准确率、控制时延、能耗效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为推进变电站高压开关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年07期 No.4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郭子阳;佘晓阳;刘乾;李生杰;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对配电网的规划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配电网中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数据。本文基于多源数据提出了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架构,采用了数据关联计算方法和联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多源数据进行了深度处理,并通过仿真手段对本文所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数据融合效率高,融合误差率低,完全能够满足配电网规划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2024年07期 No.47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于佩佩;
本研究针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诊断技术。通过构建融合1D卷积神经网络(CNN)、镶嵌网络和全连接网络(DNN)的诊断框架,实现了对工业过程控制中传感器偏移、信号漂移、阀门卡阻等故障的高精度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独立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达到92.3%,异常检测F_1得为分为87%,显著优于传统的LSTM模型。该研究为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4年07期 No.4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陈翔宇;
本文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中的数据处理和运营效率问题,深入探讨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文章首先界定了云计算在数据处理和存储方面的核心优势,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多源数据方面。进一步,文章聚焦于云计算在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效率的三个关键应用场景:实时性能监控、预测性维护与故障诊断、能源产出与需求响应的优化,并对其展开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方法,在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潜力,为光伏电站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2024年07期 No.4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赵海青;董广福;苏琰;
针对电气综采设备维护过程中检测周期长、响应滞后的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维修系统。该系统通过在设备内外布置传感器监测运行状态,利用云计算与AI算法评估设备健康状态,预测故障,并向维修人员快速反馈处理建议。仿真测试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主动感知与智能分析,故障检测响应时间较人工判断分析缩短80%以上。研究表明,物联网与智能算法深度融合,可以大幅提升电气综采设备的维护响应速度与效率。
2024年07期 No.4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李梦旭;马磊;
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矿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煤矿的各种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漏电即电流未按照预定路径流动,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能源浪费甚至安全事故。漏电分为集中性和分散性两种,集中性漏电是指大量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泄漏,而分散性漏电则是指电流在多个小区域泄漏。本文详细探讨了煤矿供电系统中漏电保护功能的优化技术,提出安装漏电保护器、附加直流电源、加强线路维护工作、采用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等技术方法,旨在有效提高漏电检测的准确性和供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2024年07期 No.47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李志洁;
本研究针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频发的各类故障,深入分析了典型故障的电气特征,并构建了一套面向故障智能管理的技术路线。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了对配电网故障的高效自动化识别与趋势预测。实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与预测平台,能够准确识别定位96%以上的故障事件,预测结果的置信度达到95%以上。该成果验证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配电网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方面的效果,为构建自主可控的智慧配电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4年07期 No.4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贾思辰;
遗传算法是一种受自然选择和遗传学原理启发的搜索和优化算法,利用模拟自然界的进化过程来解决复杂问题。在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是在变电站的运维环节中,检修机器人的有效控制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的核心是设计一个高效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以及建立一个精确的检修机器人运行模型,包括设定检修模型、建立模型和定义约束条件。随后探讨如何借助改进遗传算法(包括种群初始化、适应度函数设计以及交叉、变异策略的设计)增强控制方法的性能,以便保证检修机器人的稳定运行。
2024年07期 No.4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王晨晖;乔耀逵;方文顺;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现状,本文分析了由于电力供应结构的变化引入的新风险。同时,电网形式的变化以及经营特点的变化也引入了新的风险,导致电力系统安全存在问题。通过分析技术基础的变化,梳理安全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带有商业特征的新型安全电力系统保护体系。新型保护系统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其中技术方面是根据地域结构特征和安全智能联防以及协同综合监控提出,管理方面是以现有技术为核心进一步改进。
2024年07期 No.4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 王宏远;
润滑油系统在保障汽轮机高效、稳定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障诊断与预测是确保这一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意外停机和维护成本。本文探讨润滑油系统的性能及其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旨在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综合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设计、润滑油性能分析、支持向量机理论、基于信息准确熵的故障预测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模型,并借助系统测试验证其有效性。
2024年07期 No.4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裴金福;
本文围绕电厂集控系统(DCS)中基于人工智能(AI)的运行优化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电厂DCS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AI技术如何增强电厂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4年07期 No.47 38-39+4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张伟;
针对风力发电并网的随机波动,可在风电场配置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采用结构简单且控制性能良好的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构建风储联合并网发电系统模型并实现其运行控制。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系统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了风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本研究采用了定周期比控制策略和反馈线性化理论来设计电池储能单元的控制系统。定周期比控制策略通过调整电池储能单元的充放电功率来平抑风电功率的波动。反馈线性化理论则通过引入状态变量的反馈控制,将非线性系统近似线性化,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在仿真实验中,通过改变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模拟了风力发电的随机波动。通过本研究,证明了风储联合并网发电系统在平抑风力发电波动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该系统能够通过配置规模化的电池储能系统,有效地应对风力发电的波动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4年07期 No.4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 蒋银华;关杰;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面对复杂波动的新能源接入,人们需要研究新能源发展态势和消纳问题,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本文以新能源送出合理消纳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能源消纳率的研究意义和影响因素,以及合理消纳率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发电量与电网系统最大接纳能力的消纳率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新能源优化发展策略,包括发电精确预测、优化调度、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电力市场交易等措施,提高新能源的合理消纳,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4年07期 No.47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江钊;
为优化市政电气故障识别效果,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开展了电气故障识别方法的研究。首先,利用电气参数采集设备,采集市政电气故障数据,并对其进行清洗与标准化处理;其次,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将预处理后的实时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中,对电气故障进行全方位地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应用后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的电气故障类型,并给出具体的故障参数,应用效果优势显著。
2024年07期 No.4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杨旺春;莫浩鸣;
针对风电机组的故障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类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从振动信号中提取故障特征向量。用于含噪声信号的分类问题,其中采用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分别计算模糊隶属度并优化核函数参数。然后,为了研究所提出方法的性能,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标准支持向量机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并使用离散小波变换提取故障特征向量。最后,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直驱式风电机组的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风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2024年07期 No.47 51-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李克民;王伟康;周逸淳;戴旭;
常规的配电网故障区段检测方法以故障信号辨识为主,故障区段的检测范围相对较大,影响故障检测效率。因此,设计了基于改进鲸鱼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检测方法。通过提取配电网故障区段暂态特征,分析故障区段的电压、电容、电流,获取故障暂态分量特征,避免故障区段检测失误的问题。基于改进鲸鱼算法检测配电网故障最优区间,利用改进鲸鱼算法缩小配电网故障区间,并在随机向量的作用下,确定故障区间的最优位置,从而满足配电网故障检测的准确性需求。采用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准确性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024年07期 No.4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翟渠尧;
本文针对火电厂凝结水泵的变频改造技术及其节能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概述了凝结水系统的运作机制,并探讨了其效能优化策略。随后,详细介绍了火电厂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的工程内容,包括变频技术的应用、接线方式、运作模式、主要设备的应用与配置,以及凝结水泵控制逻辑的设计,特别强调了变频器功能的设置及其在提高能效方面的重要性。在节能效果分析部分,通过运行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变频改造带来的显著节能降耗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56-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孙伟;李怀珠;曹鹏;
针对煤矿掘进巷道中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长短时记忆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旨在实现电气设备的高效监测、故障预测和维护决策功能。长短时记忆网络用于分析传感器收集的电气设备时间序列数据,有效预测设备的性能趋势和潜在故障。而卷积神经网络则应用于处理摄像头和热成像仪捕获的图像数据,识别设备的异常热点和视觉异常。这一综合方法显著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为煤矿安全运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实际应用测试,该系统在故障检测准确率和维护响应时间上均展现出优异性能,有效减少了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和停机时间,提高了整体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07期 No.4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王晓林;王璐;郭相;
为解决配电设备逐年规模化增长与当前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撑其使用和运维的矛盾,业内持续探索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形成全面的辅助决策支持体系。而站端自动化设备作为提供基础信息和执行主站系统命令的关键设备,需要通过整体替换或改造升级的方式确保其功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为了提高电力企业资产利用率,本文重点介绍不满足相关功能的存量站所,通过对站端设备数字化升级,实现站端全数据获取、配电设备在线监测、远程定值管理、线路故障分析等功能,从而提升运维效率。在升级过程中重点考虑整套方案的经济性和适配性。
2024年07期 No.47 62-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张浩;
电力系统如使用复杂的通信算法,将导致能源分配过程的自动管理趋于困难。因此,在低压网络的智能计量管理中,通过新型的传输动态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对电网中PLC拓扑动态变化对数字信息流的干扰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电网拓扑动态变化对电网中PLC传输性能的影响,可以为解决PLC技术中的干扰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为提高PLC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推动其在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2024年07期 No.47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张文;
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屋顶节能研究是当下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现代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中,如何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结构相融合已成为减少建筑能耗、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方向。本文评估了一栋办公楼上安装BIPV屋顶的效果,该系统由白色薄膜上的光伏组成,该薄膜位于一层绝缘层之上。安装BIPV后,每日光伏发电量约占建筑电能使用量的25%。对于此建筑来说,BIPV的主要作用在于发电,运用建筑能源模拟估计典型建筑的制冷能源节约和供暖能源损失。
2024年07期 No.4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艾忠岩;
随着燃煤电厂对安全运行要求的提高,高压开关柜内接头的温度监测成为确保电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FBG)技术的在线监测方案,旨在实时监测高压开关柜内接头的温度状态。通过分析FBG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和抗电磁干扰特性,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高压环境的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FBG传感器的反射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联,实现了对接头温度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案能够有效地检测到温度异常,及时预警潜在的故障风险。此外,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功能为电厂运行维护提供了便捷的监控手段。本研究为燃煤电厂高压设备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24年07期 No.4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胡一峰;
电力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以数字化、自动化为特征的各种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将会被广泛地运用到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调度和维护中,从而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其中,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是确保电力设备运行稳定及提升供电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变电运维技术,分析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技术,以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黄立造;
电力设计中的电气技术应用对于提高系统稳定性、优化资源配置和保障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电气设备选型、系统布局和建筑结构配合等方面存在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优化设备选型、改善系统布局,并加强系统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具体应用包括高压、低压设备、自动化、节能和安全技术。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4年07期 No.4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骆子健;楼森磊;楼启伟;
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大有效工作准则的污水泵站电气传动和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方法,通过逐步选择电力驱动装置,对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元件进行了选择,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源、断路器、接触器、软启动器等。设计了一种用两种编程语言编写的自动化技术过程的程序块方法,并创建现代化对象的通用助记符图在其上显示的技术。
2024年07期 No.47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蒋云鹏;
光缆传输系统作为一种传输信息的关键技术,具有宽带、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但其传输控制协议的设计与优化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因此,本文研究和设计适用于大容量光缆传输系统的传输控制协议,并提出一种优化方案以提高其性能。首先,对大容量光缆传输系统的背景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传输控制协议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流量拥塞控制算法来动态调整传输速率,以确保光缆传输系统的性能稳定和传输效率的最大化。通过仿真试验对所提出的传输控制协议方案进行了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该传输控制协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传输效率。
2024年07期 No.4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王振州;
为进一步探究铁路无人化牵引变电所运行模式下的巡检工作如何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章结合某地铁路巡检工作的智能化需求,首先采用以太网无线通信方式建立铁路无人化牵引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架构;其次,对该系统中所使用的巡检机器人、系统视频监控、远程控制、故障智能分析等各方面的功能设计要点内容进行探讨;最后对该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各项主要功能均能正常实现,预计其可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2024年07期 No.4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吴畅培;
为解决电力输电线路传统警示标识牌存在的问题,达到有效防止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的目的,设计了一种自发光标识牌,将其应用于电力输电线路警示中。通过对各种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确定该自发光标识牌采用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自发光标识牌主体材料使用PVC阻燃板材,形状为700mm×500mm×5mm的长方体,结构由5层复合材料组成。结果表明,将该自发光标识牌应用于电力输电线路警示中,能够满足夜间警示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警示标识牌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07期 No.4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徐颖;吴嘉君;
在电力行业中,发电厂高压加热器的水位控制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和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高压加热器作为热能转换和传递的关键设备,其水位控制直接影响着蒸汽质量和热交换效率。本文详细探讨电厂高压加热器水位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介绍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并分析了智能控制策略,重点讨论如模糊控制、PID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文章还着重于控制算法的实现与优化,展示如何借助算法优化提升控制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随后借助系统运行的实验测试,验证所提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发电厂高压加热器的智能化水位控制提供实践指导。
2024年07期 No.4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晏创;
风光互补发电作为一种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优化系统,涵盖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智能算法建模与优化、实时监测与控制以及系统评估与反馈等关键环节。通过高保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系统在典型风光资源工况下的优越控制性能,大幅提升了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降低了运行成本。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该系统使风光资源利用率提高5%以上,电压和频率合格率达到99%以上,运行成本降低近10%。研究结果为风光互补发电的智能优化运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年07期 No.47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张小平;
文章涵盖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管理、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充电设施布点规划方法等内容。研究围绕着优化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展开,考虑了区域特征、电网需求等因素,为充电站建设提供了科学化的决策支持。文中详细介绍了充电负荷预测模型的构建,涉及充电功率、充电需求、充电时间等因素,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预测了充电负荷流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图表展示了充电站建设数量、充电桩的经济性分析等结果,为充电设施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案。
2024年07期 No.4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 郑雄风;
本文探讨了用电监测技术在家庭火灾预防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范畴,总结用电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采用用电监测技术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监测数据,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家庭用电设备的实时监测,用电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电器设备的异常情况,有效预防家庭火灾的发生。同时,用电监测技术还能够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能耗统计和分析,提出合理的用电建议,降低家庭用电成本。因此,建议在家庭用电中广泛应用用电监测技术,以提高家庭火灾预防的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张晓敏;
为了降低火电厂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减少环境污染,提出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首先,以TiO_2为催化剂,以氨水作为还原剂,设计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然后,在设计反应器时,为提高脱硝效率,提高烟气与还原剂的接触面积和混合均匀性,设置喷射混合器、气流控制装置。最后,启动脱硝过程,将还原剂喷射到烟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_x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达到火电厂烟气脱硝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火电厂烟气脱硝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脱硝率更高,说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2024年07期 No.47 106-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赵多青;张永华;米玛;李世林;仓木拉;刘文安;
为适应西藏农村地区配电线路长度大、供电范围广、故障防御能力低、通讯条件差的特点,解决农村配电线路站内跳闸频次高、故障区间大、巡视时间长的问题,文章采用级差式馈线自动化模式,通过站内开关与线路自动化开关保护定值级差配合,实现配电故障区间自动隔离,非故障区域供电自愈。该方式很好的适应了西藏农村配电网线路特点,有效解决了西藏农村地区站内频繁停电等问题,为西藏农村配电网发展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2024年07期 No.47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余国胜;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电气施工中现代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分析各种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评估其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的效果。本研究侧重于实践操作的细节,以及这些技术在不同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112-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张东;罗全才;江新达;
配电网是连接输电网和用户的重要枢纽,当前我国配电网故障处置效率有待提升,极大的限制了配电网的整体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针对配电线路特殊结构,研究了配电线路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基于分布式行波定位系统,完成工程试点应用,并基于监测系统采集到的真实案例数据,介绍了含分布式电源与不含分布式电源时的故障诊断流程,最终巡线结果均与行波定位结果一致,证明了分布式行波定位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
2024年07期 No.47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 王欣宇;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能源接入电网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线路损耗方面。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新能源接入对电网线损的影响,探讨了优化措施以降低线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首先分析了新能源接入电网对线路损耗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定量评估了这一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技术优化、管理优化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以促进新能源高效接入电网。
2024年07期 No.47 118-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孙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信息系统的集成与智能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力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智能化管理方法,以提高电力行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首先,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云计算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其次,研究了电力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结合云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智能化决策模型,通过对电力设备状态、负荷需求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和优化控制。此外,设计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电力信息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管理的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力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管理效率。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适应了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024年07期 No.47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何培覃;
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对其电气配置进行有效控制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提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首先构建包含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通信网络三个层级的控制架构。然后分别针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以及电梯系统设计了以实际建筑环境状态为基础的自动化控制方式。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切实实现了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
2024年07期 No.47 124-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李洪田;
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并网生产环节存在的波动性、随机性较大问题,规避由此引发的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下降问题,保证新能源使用效益的综合提升,文章进行了深入系统探究。先分析了传统新能源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型的搭建思路和过程,然后引入线性潮流算法,考虑线性潮流约束问题进行了模型流程的优化设计,形成了较为明确、系统的模型架构。在此基础上引入算例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生产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考虑线性潮流约束后,新能源消纳量评估更加准确,弃能率略高于传统模型,能够为后续的新能源电力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 陈堂龙;
为了满足当前阶段对电力供给设备的需求,需要采取一系列供需互动措施。这些措施不仅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也是构建全面高效电力系统所需的基础,进而实现对电力资源进行初步合理分配的目标。本文重点探讨我国在电力供需互动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多能互补电力系统模型的解决方案。该模型将涵盖风力、光伏、火电等多种能源,并明确系统组件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案。希望在提高多能互补电力系统经济性的同时,提高其负荷曲线一致率,以此达到科学与有效管理发用双方能量的目的。
2024年07期 No.47 130-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王洪银;姜斌;
量化建筑用电量的变化及其在需求响应中的应用是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电力系统稳定和可再生能源整合的重要途径。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量化和管理建筑用电提供了更高效和精准的手段。本文提出了分析建筑设施15min间隔电力负荷数据的方法,包括电力负荷数据的图形、电力负荷模型,该模型使用一周中的时间指标变量和分段线性连续的室外空气温度依赖性,以及表征设施电力负荷和需求响应行为的各参数的定义。此方法使建筑管理者能及时了解其设施随着时间推移的电力消耗,并将其与其他建筑进行比较,以实施需求响应、能源效率、消除电力浪费和峰值负荷管理。
2024年07期 No.4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向异;张绥彬;李广辉;卢健;
近年来,发生过多起通过网络攻击恶意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事件。新型网络攻击层出不穷,其中虚假数据攻击(FDIA)能够绕过传统的不良数据检测系统,通过恶意改变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的结果损害信息系统的防火墙。所以研究如何检测注入到电力系统中的虚假数据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攻击矢量进行了虚假数据的注入攻击仿真,并与原本正常的系统进行对比,虚假数据攻击会极大地影响状态估计的结果。并用基于残差方程的加权残差法进行了虚假数据的检测,证明此算法无法有效检测出虚假数据攻击。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并且可靠的。
2024年07期 No.47 136-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康宁;张丽;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组态王软件的性能提升,通过组态王软件6.55和硬件设备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电网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实现电力网系统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利用组态王软件6.55和ACREL-3000电力质量分析仪表来设计一个电力网监测系统,以适应企业配电的需求,电力质量分析仪表可以精准地采集电力网的电流值、电压值、用电量和功率因数等。从而可以指导企业合理地安排用电,提高企业的用电效率,降低企业能耗和生产成本。
2024年07期 No.47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李达;刘敏;
过去的两年内,湖北省各区县发生了分布式光伏大批量接入配电网的现象。相对分布式光伏的接入规模而言,一些区县配电网负荷不高,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完整的应对分布式光伏冲击的运行管控方案,使配电网运行出现了电压波动、故障增多等运行风险。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此类场景下配电网建设、运行管控的改进方向和应对策略。
2024年07期 No.47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许杰;董大伟;赖尚栋;吕海霞;
本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及“双碳”背景下的配电网规划策略进行探讨。随着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广泛应用,在“双碳”背景下,结合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预测技术、碳水平表征及评估、低碳电力市场等关键技术,研究配电网的规划策略。
2024年07期 No.47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何志毅;莫禄根;陈观寿;岑超宇;陈赐健;
现有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局规划往往只考虑单个终端的设置和优化,缺乏对整个配电网系统的整体优化考虑,这可能导致终端配置不合理,无法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运行。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局规划。首先,基于差分进化构建配电网终端规划数学模型,采用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数,总电量亏损指数,对不同终端设备配置后的配电网络的可靠度进行了划分;其次,评估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局的可靠性;最后,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的布局规划。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基于差分进化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局规划方法进行配电自动化改造后的经济收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证明基于差分进化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局规划方法能够切实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024年07期 No.4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韩飞;
本研究针对煤矿地面电气设备的温变故障,设计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系统。系统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温度,实现对设备故障类型的判读。与传统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诊断性能,并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智能维护,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本研究为煤矿地面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维护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4年07期 No.47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王勇;纪宇;王福帅;
本文针对传统煤矿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监控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高密度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集成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算法进行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搭建高实物仿真测试平台,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全面验证,其故障判断响应时间在20~40ms之间,准确率超过90%。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2024年07期 No.47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曾智翔;曹璐;张娜;
物联网(IoT)使通信技术的使用和在数字化中的渗透得以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的发电及运行方面,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电网通信有强大的建模结构,用于变电站和整个电网的监测、保护、控制和管理系统。现代通信技术在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安全防御中,通信网络面临着网络威胁和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漏洞,IEC 62351标准旨在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处理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本文讨论了电力系统通信、信息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的不同安全措施,为了进一步说明数字变电站的新型通信和安全方案,启动了一个区域变电站模拟器进行网络安全评估的案例研究。
2024年07期 No.47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邱飞;
本文旨在探讨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算法与设备的选型。介绍无功电力补偿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其对电能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作用。深入研究当前常用的无功补偿算法,针对配电网现状和补偿需求,确定无功补偿的补偿配置容量、位置和设备选型方案。综合考虑功率因数、补偿速度、成本效益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无功补偿效果。本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智能电网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王国强;吴杰;
风电长距离输送时通常采用直流输电,在研究风电场并网的直流输电系统时,通常将风电场等效为单机或多机模型,由一台或多台两电平背靠背换流器等效替代,进一步简化,则是将其整流侧等效为受控电流源,本文对于受控源模型和背靠背换流器模型的等效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基于常规的机侧整流器和网侧逆变器控制方法,建立等效受控源模型和背靠背风机变流器模型,仿真对比功率抬升阶段和稳态时变流器的并网功率和直流电压特性,以及稳态时两种等效模型交流端口电气量谐波特性,结果表明稳态分析时机侧整流器可以采用受控电流源等效。
2024年07期 No.47 162-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 王凯星;薛瑞斌;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如何解决电网停电和恢复稳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能够平衡光伏系统出力随机性和在大停电事故发生时帮助恢复供电,成为现代电网解决方案。本文研究BESS对提高电网黑启动能力的贡献,评估在意外扰动发生后BESS在平滑与电压和频率变化相关的波动和扰动方面的作用,基于IEEE33节点测试网络进行了仿真研究,以评估BESS在黑启动期间恢复功率和减少干扰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使用BESS参与电网黑启动,保证了网络中全部负荷的正常用电。
2024年07期 No.47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姜琳;
高效可靠的配电系统是满足电力需求的标准,由于环境、技术等因素,配电网中会出现各种线路损坏。本文提出了三种控制配电网控制策略,包括有功负载的共享、无功注入和变压器抽头的改变。以IEEE-30总线径向配电系统为测试案例,采用牛顿潮流算法进行了分析,在IEEE-30测试系统上实现了控制系统策略,得到了IEEE-30测试系统各线路的有功和无功线损,实现了线路损耗最小化,还研究了基本情况和控制策略之间的比较。
2024年07期 No.47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 韦雄光;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变电设备,选型、安装和维护标准对于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变压器安装和维护的标准要求。在变压器的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场所,场所应平坦且防水,并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变压器的基础要够坚固,能承受变压器的重量和震动。安装时应保持变压器的水平和垂直度,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防止变压器在运行中产生共振或意外移动。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通道、操作空间和安全设备,以方便安全检修和操作。在选型方面,按照现场实际的生成需要,制定相应型号标准;在维护方面,变压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包括温度检测和控制、油质检测和处理、绝缘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检测。基于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靠性、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07期 No.47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郭凯凯;朱炜皓;李军;吴嘉明;陈锋;
本文针对输电线路跨越架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展开研究,旨在利用智能传感技术提高输电线路跨越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传感技术在输电线路跨越架监测领域的应用综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跨越架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布置方案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随后,利用实验和仿真方法对系统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测输电线路跨越架的环境参数,并实现对潜在风险的预警。讨论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为提高输电线路跨越架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2024年07期 No.47 177-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王兆享;秦佑星;程刚;韩飞;
针对煤矿电气设备的数据安全和可靠性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点,确保煤矿电气设备运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系统由传感器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控制执行模块和区块链网络模块组成。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设备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数据的预处理和异常检测,控制执行模块则基于分析结果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响应。关键数据通过区块链网络记录和验证,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提升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减少了数据篡改和丢失的风险,有效提升了煤矿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07期 No.47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曹鹏;孙伟;李怀珠;
由于矿山环境的复杂性和设备的高负荷运行,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往往无法准确快速地识别和预测故障,导致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应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电气设备数据的空间特征,并结合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分析时间序列数据,本方法旨在更精准地预测潜在故障和诊断当前故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技术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预测故障的前瞻性上都有显著提升。故障诊断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故障预测时间窗口也相应扩大,为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
2024年07期 No.47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邓斌;张涛;李光;赵秀伟;杨丛丛;张衍旭;
为了解决机械设备电气安全问题,并更好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开展了基于模糊PID技术的机械设备电气安全控制方法研究。首先,根据机械设备的特性和电气安全控制需求,采集设备物理量信号,并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其次,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与电气安全相关的特征,将其映射到相应的模糊集合上。最后,利用模糊PID技术,执行机械设备电气安全控制,满足电气安全控制函数的寻优需求,最大程度地减小机械设备电气安全控制偏差,实现电气安全高质量控制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机械设备具有更小的超调量,电气安全程度较高,能够更好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
2024年07期 No.47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骆鹏超;张艳;林远征;
在电气技术与经济领域,智能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以及保证操作安全性的关键。这一过程涉及到构建精确的燃烧系统模型,并借助算法优化燃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空燃比(空气与燃料的比例),以实现更高效和环保的燃烧。本文构建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燃烧系统模型,用以模拟和理解锅炉燃烧的复杂过程,运用粒子群算法对空燃比进行了优化,确保了燃烧过程的效率和环保性,并设计一个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适应性,展示了这一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王清瑞;
传统的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往往只考虑了单一的储能技术,导致储能容量配置净收益低,为此,研究一种含大规模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根据确定的储能容量制定储能容量配置约束条件,分配不同种类储能阵列,将系统所需的储能容量分配到不同的储能阵列中;最后确定出最优的储能容量配置分界点,实现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实验结果表明:与电力需求预测法和电力负荷平衡法相比,所设计的含大规模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的储能容量配置净收益高,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年07期 No.47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冯凯;
过载保护是一种防止电力系统因超出额定容量而受损的机制,对于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的过载情况可能因突发事件或系统设计不当引起,而有效的过载保护机制能显著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确定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的关键指标,并探讨不同的可靠性分析方案,针对过载保护在电力设备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个包含过载保护的电力设备系统框架,并分析关键技术的应用,对提出的系统设计进行了测试。结果验证了基于过载保护的改进措施在提高电力设备可靠性方面的有效性,为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024年07期 No.47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王洪生;赵得学;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行压力的增加,电力供应和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日益复杂和关键。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首先,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历史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和优化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提高供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其次,基于数据中心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合理的供电拓扑结构和配电策略。最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对数据中心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优化,实现了供电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动态调整。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收集数据中心的电力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了电力需求的智能预测和供电系统的自动调整。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中心的供电效率和稳定性,对于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和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4年07期 No.47 198-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 刘盛雷;万伟;
传统的火电厂输煤系统常采用皮带机在露天加防雨罩或封闭栈桥下运行,皮带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燃料泄漏,粉尘污染,皮带偏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型封闭式带式燃料输送机的理念,采用托辊和滑板的连续承托,防止输送带抖动;通过加装侧板和盖板,将燃料输送机改造升级为封闭式,在无泄漏、低尘的条件下运行。实践证明,封闭式带式燃料输送机的使用实现了运行稳定,无粉尘污染,达到了最佳性能同时满足了环保要求。
2024年07期 No.47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洪新征;
本文探讨了变电站内部断路器和保护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通过认真执行预防性维护过程,就可以降低断路器故障的概率。当断路器和保护系统进行预防性维护的频率增加时,重叠故障事件的概率及频率也会增加。本文研究表明,只要执行维护过程,就可根据变电站拓扑结构推导出最佳的预防性维护频率。实验证明,预防性维护误操作会导致电力供应可靠性下降。
2024年07期 No.47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王福帅;王勇;纪宇;
煤矿摩擦式提升机是一种用于垂直或斜向运输煤炭及其物资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性和效率对煤矿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传统的控制系统由于缺乏灵活性和实时性,面临着种种挑战。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引入,则为提升这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提供了可能,尤其在复杂且变化多端的矿井环境中。本文阐述了煤矿摩擦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法、通信协议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措施,以及故障检测与实时监控机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24年07期 No.47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张泽银;刘昊;丁岩;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变电设备高压电气绝缘试验参数,提高绝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针对绝缘子距离的控制问题,本文采用了钨铜合金作为绝缘子距离的导线侧电极材料,并通过设计一套绝缘子距离优化算法来确定最优距离。在确定钨铜合金绝缘子导线侧电极材料后,设计了试验方案,包括设置试验电压、时间和绝缘子距离等参数。通过试验,采集并分析了电流、电压等数据。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优化算法的距离控制方案在提高绝缘子的耐压能力和击穿强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朱津欣;赵思文;
传统的高压电缆短路故障诊断方法不能进行多尺度分解,导致检测到的首端护层电流较低,因此设计基于小波熵神经网络的高压电缆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获取高压电缆首端护层电流,测量高压电缆短路故障信号频域,基于小波熵神经网络对预处理后的高压电缆短路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故障特征信息。通过对小波熵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高压电缆的短路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小波熵神经网络的高压电缆短路故障诊断方法,对于5个高压电缆检测到的首端护层电流均最高,最高达到44.3A,证明该方法有更好的准确性。
2024年07期 No.47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李斌;林彦彤;李相辉;
本文围绕输电线路防震锤更换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设计了一种机器人技术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方案。通过引入机器人技术,解决了传统人工更换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低效率问题。首先,介绍了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目标、原理和关键技术;其次,详细阐述了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系统、感知技术与路径规划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过程;最后,展望了机器人技术在输电线路维护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2024年07期 No.47 218-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张瑞;武晓亭;邓玮妮;
配电系统涵盖了分布式发电(DG)、智能电网、智能计量等新技术和先进网络设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潮流(OPF)解决方案的配电网负荷发电控制方法,OPF调度本地分布式发电、馈线注入的电能,并评估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削减的负载,包括隔离系统、断电情况、馈线输送等。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以实际配电公司数据为基础,实现了运用智能电表信号将客户负载减少50%的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缪悦洲;
本文讨论了在谐波干扰环境中运行的继电器可靠性评估问题,研究了一种简化求解数字距离继电器模型的转移率矩阵的方法。首先,在该方法中,电力系统网络及其相关保护是在替代瞬态程序的图形预处理器中设计的;然后,通过批量处理和MATLAB脚本自动执行、分析标称及故障条件下不同电路拓扑的参数模拟,进行统计计算以获得可靠性参数;最后,通过实例来演示使用新方法开发的交互式保护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2024年07期 No.47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张威;
智能电网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在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中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综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运维管理方案,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管理的实际需求。为了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变电站运维管理现状,综合智能化建设需求,论述了变电站运维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要点,以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薛正爱;
电能计量采集中合理应用大数据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电能数据存在的问题,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智慧化的电网系统建设。为了有效提高电能计量采集的精准性,文章以大数据电能计量采集系统建设为例,简要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了电能计量采集中的问题,综合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分析了电能计量采集智能系统的框架结构、功能以及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莫玉琼;
本文探讨了在电力物资采购决策中实施成本优化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电力行业的物资采购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文章首先分析了成本优化的目标,包括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效率。然后,探讨了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风险识别和规避。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讨论了成本优化和风险管理在电力物资采购决策中的重要性,包括竞争优势、可持续性、防止供应中断和提高适应能力。文章还分析了在成本优化与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市场波动、供应链复杂性和法规遵从。最后,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针对电力物资采购决策中成本优化与风险管理的策略。
2024年07期 No.47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张孟辉;赵成伟;
随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传统的发电集团逐步转变为发售电一体化集团。这些集团包括各种电源类型的发电厂站和售电公司,其资产、产品及服务有关联性与重叠性,在实际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具有独立性与互补性特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发售业务协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法与协同理论测度模型,提出一种针对发售电一体型集团发售业务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本方法可对相关企业通过发售业务协同提升盈利水平与竞争能力提供借鉴思路。
2024年07期 No.47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 王毕元;邓星野;
新能源发电如风能和太阳能,因其可再生和清洁的特性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这些能源的生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导致其发电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因此,大数据技术在这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处理海量的数据,识别模式,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新能源发电的数据特性,包括其复杂性、多变性和非线性特征,并构建一个新能源发电系统模型,旨在清洗和准备数据以供分析使用,而数据可视化和解释帮助理解数据背后的趋势和模式,以证明其在新能源发电数据分析和预测中的准确性。
2024年07期 No.47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邢铎;吕星辰;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分析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和解决方案。传统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面临效率低、周期长、准确性不高等问题,而移动终端技术的引入为电力公司提供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解决途径,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242-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张娜;曹璐;曾智翔;
电能传输的网络规划越来越复杂,分析表明,电网测量与表征(PSMC)对该计划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应对当前的形式,即减少机箱中的充电、估计、信息共享,电力传输监控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建立原则,用于电网的智能传感器、安全预防措施和对已开发的扩展电力系统的控制。由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的波动,电力供应控制必须依赖电信基础设施来管理和运行,由于通信较多,因此受到攻击的危险也较大。为了找出影响电网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问题,在本研究中提出了支持电网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
2024年07期 No.47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韩程鹏;张昌毅;胡玉春;姜飞;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电力市场的电能计量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电能计量作为电力市场运作的基础,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于确保市场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崛起,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现有的电能计量模型,阐述其功能和局限性,详细解析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及结构,重点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市场电能计量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并借助系统验证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2024年07期 No.47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祝震;
针对建筑电气施工中电气组件布局和安装质量的精确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双分支模型。该系统采用双分支模型结构,结合目标检测和图像语义分割技术,旨在实时监控电气施工过程,确保布线符合安全标准和施工规范。目标检测分支专注于识别电气元件和关键节点,而图像语义分割分支对电气布线路径进行精确分析,确保布线方式和位置的正确性。此外,系统还集成了一个反馈控制机制,当检测到施工质量偏离既定标准时,能够及时向施工团队发出警报,指导他们进行即时调整和修正。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由于电气故障引发的风险。
2024年07期 No.47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张峰;邓斌;李光;张涛;杨丛丛;张衍旭;
由于现有估计方法预测曲线波动大,估计结果不准确,为此研究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机械电气设备剩余寿命估计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再结合标准化数据形成寿命估计的数据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因子的数目,有效地记忆设备的历史状态监测信息。运用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对故障信息进行获取,建立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来预测将会达到的状态。根据状态概率绘制出状态趋势图,分析设备的故障率变化情况。运用SAE对于原始监测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对输入数据的特征进行自适应的学习。利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计算设备的剩余寿命,将估计得到的输出与一次函数进行拟合比较,得到估计结果的趋势从而完成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预测曲线波动较小,预测值结果更加贴合实际值结果,使得预测RUL更为准确。从而更好地提取设备的状态信息,使得剩余寿命预测结果更优。
2024年07期 No.47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王雅琪;张文;王佳慧;卫子钰;
在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预测时,为了降低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间的偏差并提高预测精度,引入蒙特卡洛算法,对电力工程造价计算预测方法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差别矩阵和决策表,构建电力工程造价计算预测模型。其次,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对电力工程造价模拟预测。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后,得到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说明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实现最初的研究目标。
2024年07期 No.47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 田庆亮;
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时电价变动对商业消费的影响,并对商业用户在分时电价制度下的用电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电力市场的变化促使电网公司重新设计电价并调整使用时间,以确保更充分的成本回收。然而,改变费率结构可能会增加商业消费者的电费,阻碍其使用净电源计量等技术降低成本,从而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使用时间的调整,消费者将需要依靠分布式能源的灵活性来实现成本降低。本文探讨了电力公司重新设计的费率对不同需求情况下消费者电费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是为了检验电价变化对成本的影响。
2024年07期 No.47 259-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张昌毅;韩程鹏;叶魁;张鑫;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力市场的需求预测、资源分配优化和异常用电监测方面。本文通过集成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提出了一种增强的电能计量框架。在需求预测方面,利用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历史用电数据。此外,通过模式识别和异常检测技术,有效识别和减少了电力市场中的异常用电行为,如窃电等。最后,研究还利用优化算法来改进电网的能源分配,以提高整体能效和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基于大数据的方法能显著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电网运行的效率,对于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7期 No.47 26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李霞;
数字经济背景下,以及“双碳”发展政策的颁布,使得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及成本控制压力逐渐增加,需大力推动业财融合,以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资源配置,挖掘财务管理与业务潜力。本文在对业财融合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当前电力企业业财融合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分别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力企业业财融合管理优化策略,以期为电力企业管理模式转型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韩磊;
电厂基建期是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通常需要大量的电力设备物资来支持电厂的建设安装,而电力物资管理对于电厂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传统的物资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往往由施工方代保管造成信息不准确、物资保管存储效率低下等。因此,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准确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对于电厂基建期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7期 No.47 268-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宋庆;夏万川;张涛;刘德才;杜磊;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用电监测系统是当今能源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结合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用户交互界面及实验检验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用户设备等的监测、测量和感知产生的海量电力数据,构建一种能够高效获取、处理和分析电力大数据的用电监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用电监测系统提供了准确、可靠、直观的用电信息。本研究实现了对电力供需状况的实时监控、用电行为的优化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管理,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2024年07期 No.47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刘超龙;黄平生;伍小健;
本文旨在解决现代电网系统中因数据量激增和运行复杂度提高而面临的调控优化问题。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电力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电网调控方法在数据处理和实时决策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调控运行优化策略。通过整合并分析来自电网的大量数据,包括实时负荷、发电量和用户消费行为,本文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型。这些模型能够精确预测电网负荷变化,有效识别潜在的运行风险,从而提升电网调控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及增强系统稳定性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现代电网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
2024年07期 No.47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孙嘉杰;王慧琦;赵洪生;肖雨亭;邹璨;
本文展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系统远程监控与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研究重点在于构建具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远程监控模块。感知层通过传感器和无人机收集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网络层利用5G技术高效传输数据并采用分布式大数据存储方法。核心的远程监控模块结合了LSTM网络和CNN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展现了物联网技术在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方面的潜力。
2024年07期 No.47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黄佳颖;慈向阳;
环境污染和能源稀缺为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为缓解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加速开发利用新型能源、补足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全面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逐步兴盛发展,充电桩已成为新兴的充电设施,起到了为电动汽车充电的作用,有着类似于传统燃油汽车加油站的重要性。近年来,充电桩的建设成为调整汽车发展方向、应对环境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充电桩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开发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至关重要,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充电桩建设前期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并在后续实现全面有效管理,就能有效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和企业降低建设成本,产生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4年07期 No.47 281-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陶莉芳;
变电系统长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运行,极有可能出现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等现象,或遭到外力破坏,从而产生严重的设备故障,影响变电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文章在分析变电系统运维风险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对举措,希望能切实避免变电系统出现危害,不断提高变电系统运维有效性,促进变电系统未来可持续运行。
2024年07期 No.47 28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张利民;
针对煤矿掘进机电设备的监测和维护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控制与响应模块,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高效管理。在数据收集模块,传感器网络实时捕捉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进行初步处理,随后将数据传输至中心。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分析数据,识别潜在故障和性能的下降。控制与响应模块基于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发出预警,并允许远程控制设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设备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并增强了煤矿安全性和设备可靠性。
2024年07期 No.47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李盛兴;汪秀龙;
智能配电网运维管理和智能化改造利用互联网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故障预警和快速响应、运维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通过互联网平台融合其他专业系统数据,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巡检和操作的工作量,提高了运维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在线分析设备指标,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效率和创新发展水平。
2024年07期 No.47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朱德昌;于恒;张辉;
输变电工程涉及电力从发电厂到最终用户的整个传输和变换过程,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造价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涵盖了从项目初期预算到最终成本的控制和优化。智能诊断系统的引入旨在通过高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提高造价管理的精度和效率,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经济可行性和持续性。首先,本文分析了影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各种因素;然后,详细阐述输变电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智能诊断系统的构建;最后,通过设计一个综合实验,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2024年07期 No.47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杨凤媛;袁浩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压配电系统作为电力传输的核心环节,其可靠性对于保障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维护管理策略,旨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文章对高压配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采用故障树分析法(FTA)、马尔可夫过程和蒙特卡洛模拟等多种评估手段,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管理措施,包括预防性维护、条件性维护和应急维护等,并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案例分析。
2024年07期 No.47 29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丁建伟;
火力发电厂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显著,随着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2.0标准的陆续实施,人们对发电系统的信息保护产生了更大的关注。尽管火力发电厂在满足社会对电能需求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和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也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安全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详细分析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并深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向和措施,以推动火力发电厂的稳健发展,确保信息安全,构建坚固的安全防护体系,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而提高整体效率。
2024年07期 No.47 299-300+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钟和燚;陈刚;
随着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风电建设事业也在飞速地发展。全世界都在关注不同于传统化石能源,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及配套的储能技术。我国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要推动发展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能源,由此风电建设更加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近年来,我国整体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配套的电网建设却相对滞后。南方绝大部分省份电网容量已趋近于饱和,“弃风限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造成投产发电后项目收益大不如前,行业发展已受到影响。风电建设投资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满足投资收益率要求,除了降低风电工程造价,别无他法。本文主要想探讨的是当面对上述不利因素影响时,如何通过控制风电项目的工程造价来完成投资收益的保障。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中,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来对项目造价进行科学地控制,并论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普遍问题及保障措施。
2024年07期 No.47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曹璐;张娜;林师哲;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也日益增加,这给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基础设施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重点介绍了安全标准工作,该标准涉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24年07期 No.47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丁坚;
本研究旨在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发电量预测问题,特别是提高预测精度和发电曲线的平滑性,以优化系统的调度效率。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结合时序卷积网络和可微分滤波模块的两阶段深度学习框架,用于捕捉光伏发电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并实现端到端优化。所提模型在关键性能指标上相对传统方法有显著改进,展示了深度学习在提升分布式光伏系统性能方面的潜力。
2024年07期 No.47 308-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杜浩杰;
针对某电厂10kV高压开关柜爆炸起火事故,从综保装置、现场勘察、元件试验、以及视频监控等信息进行了综合深入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事故原因为二次设备短路起火,烟雾使电缆室绝缘降低,导致三相弧光短路,空气因电弧光产生的高温极速膨胀,从而引发爆炸。同时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确保高压开关柜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07期 No.47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高衍镇;任秀娟;
针对传统建筑电气系统智能诊断技术的不足,研究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系统完整实现了数据采集、预处理、模型训练、推理预测、实时监控与预警通知的全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准确判断不同故障类型,平均响应时间在30s以内,实现了智能化的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
2024年07期 No.47 314-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胡拓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电气工程与接地保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的功能性以及安全性,因此,要科学应用电气施工技术与接地保护技术。基于此,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电气施工技术与接地保护技术的应用方法,旨在提升高层建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7期 No.47 317-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黄文骏;陈焕玺;
随着混合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故障定位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在混合线路上存在定位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行波时差的多段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建立混合线路模型,结合优化的行波时差算法,实现了对混合线路上多个故障点的高精度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克服了混合线路故障定位的困难,而且定位精度也显著提高了,为电力系统故障定位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2024年07期 No.47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李莉;张春平;赵鹏;杨梅;王漫;
在传统的电气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的监控和维护往往依赖于人工干预,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延误和错误。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电气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管理方法中效率低下和人为错误频发的问题,通过集成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实现电气设备的高效、自动化和安全管理。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智能合约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设备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而且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数据处理的透明性和安全性。这一系统的实现,对于提升电气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以及保障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4年07期 No.47 323-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贾兴磊;王俊峰;满娟娟;韩飞;
针对煤矿地面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预测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全连接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状态监测方面,利用FCNN的强大特征学习能力,通过处理传感器收集的一维特征向量,实现了对电气设备当前状态的准确判断。在预测方面,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来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凭借其简化的循环结构和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成功预测了电气设备的未来状态。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本文不仅实现了对煤矿地面电气设备当前状态的实时监测,还能有效预测其未来状态,为设备的维护和故障预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4年07期 No.47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魏鹏飞;
为实现电气综采设备的故障智能化监测与预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收集设备多传感器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建模,实现对故障的准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不同类型设备故障,总体预测精度、召回率和F1得分均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技术在故障智能监测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为智能预测技术在工业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框架和范例,也为深度学习赋能智能制造提供借鉴。
2024年07期 No.47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宋广彦;申昕怡;
现代电网调度中心所运用的数据监测系统包括传统常用的SCADA系统和近年来新型的广域测量系统(WAMS)。前者的实现通过安装在变电站和发电厂进行远程控制,后者的实现则通过安装在主干网络的变电站和发电厂进行同步相量测量。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调度系统中数据存在的偏差问题展开深度分析,并研究一种能够应用时间延迟技术的方法,消除偏差让采集和入库时间一致,将数据以帧的形式传输并存储,结合初始数据信息对偏移时间进行计算,再归类修复。该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黄猛;刘为玉;张银生;张猛;
本文研究了一起海上石油平台孤岛电网海缆单相接地,引起电网某段高压母线PT铁磁谐振过电压,导致电压互感器烧毁使故障范围扩大的事故,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供相应后续电网运维建议。
2024年07期 No.47 335-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金伟;
优化锅炉燃烧效率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能够减少对能源的需求,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燃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具有非线性和时滞性,因此,运用模型对主要可控参数进行调整较困难。发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通过大量传感器收集和保存锅炉的运行数据,此类数据包含锅炉的信息,因此可以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以优化燃烧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据挖掘的燃烧优化完全解决策略,并开发了一个虚拟测试程序来验证优化方法的效果。
2024年07期 No.47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柴华;
本研究致力于解决输变电工程中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集中于系统设计、数据处理精度和实时监控效能的提升。面对传统输变电系统中数据处理不准确和监控效率低下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系统设计方案。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系统架构,该架构通过模块化设计,优化了数据流的处理和传输路径,确保了系统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在硬件方面,本文精心选择了适合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更为关键的是,研究在软件设计上实施了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显著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率和处理速度。经过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监控响应速度和数据处理精度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有效提升了输变电系统的运行效率。本研究不仅为输变电工程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也为对相关技术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4年07期 No.47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梁毅;赵文斌;何海峰;李炳甲;金希凡;
民航供配电系统是确保飞机正常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为飞机上的各种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然而,这些系统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影响飞行安全和效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逐渐显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概述民航供配电系统的故障现状,详细介绍基于大数据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设计,描述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整个过程,并借助系统测试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展示基于大数据的方法在提高民航供配电系统故障处理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潜力。
2024年07期 No.47 344-346+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 钱少锋;张永;杨韩;
极端天气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影响较大,尤其冰风暴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会对输电线路产生不良后果,并影响线路不同部件的结构失效。本文研究了影响输电线路的气候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不同值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研究提出了提高输电线路容量和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长期风险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依靠历史气候数据不足以确保未来输电线路系统的安全性,在评估现有线路或设计新线路的荷载规范方面应考虑未来气候模型和历史气候数据。
2024年07期 No.47 347-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魏显文;马瑞林;王虹;
基于储能系统在并网型风光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在分析这一主题时,需要了解并网型风光分布式发电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这类系统结合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利用自然资源产生电力。然而,由于风力和太阳能的产能具有间歇性,这导致了电能输出的不稳定性。本文特别关注这些系统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包括谐波的衡量和管理,借助对间歇式能源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进行分析,详细考察并网型风光分布式发电系统中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蓄电池系统的各自模型,为理解和优化这类复合发电系统提供指导。
2024年07期 No.47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蓝剑;许良;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主要渠道。但输电线路常与野生鸟类的栖息地相交,鸟类破坏线路导致“涉鸟故障”。涉鸟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用电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讨论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现场诊断方法、智能诊断系统等故障诊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涉鸟故障的应急措施、初步处理方法、建立长期有效的防护措施,旨在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策略指导,为用电安全保障提供技术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黄健;扶向阳;
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会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对此,为了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文章主要采用分群优化的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调度措施进行综合调控,可以综合电池、时间以及充放电等多种因素进行车群的划分,通过控制中心进行调控分析,实现总负荷方差最小化,通过功率分配算法则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控制。
2024年07期 No.47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胡拓宇;
坚持绿色发展是我国社会当前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基于“碳中和”“碳达峰”两项要求,建筑行业逐渐面向节能、环保目标转型,需要解决自身能耗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如何加强电气节能设计,总结案例工程中所应用的有效的绿色节能技术,不断探索和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真正实现节能降耗,为相关工程提供有力参考。
2024年07期 No.47 359-360+363+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 张保健;
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升级和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中的局部放电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中一种常见的隐蔽故障,如果不及时检测和诊断,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脉冲高压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的方法。通过调整脉冲高压的幅值、频率和宽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激励电压来激发电力设备中的局部放电。通过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电力设备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故障,并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结果表明,基于直流脉冲高压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可靠地检测和诊断电力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故障。
2024年07期 No.47 36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封立林;
为了改善气承式膜结构煤场内部的工作环境,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大型气承式膜结构煤棚内部进口风速、排风口数量和排风口尺寸对结构内部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排风口个数或扩大排风口尺寸会使内部流体的平均流速增加,增加进风口的风速会使内部流体的流速显著提升,改变排风口个数与尺寸对内部环境的温度基本没有影响。该结果可以为相关结构的内部温度控制提供依据。
2024年07期 No.47 36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 牛卿懿;
煤矿电气工程是指运用电气技术保证煤矿安全高效运行的一系列工程实践。这一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旨在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模糊逻辑和自动化软件,为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煤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化控制器的应用、模糊逻辑模型的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展示了如何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融入到煤矿的电气工程中,以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本文还包括了对该系统的测试结果和分析,以验证所提出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24年07期 No.47 369-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