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开发

  • 基于多场景分析的电力系统储能规模优化研究

    黎敏;钟祥;

    新能源由于其可再生性而被广泛使用,但其随机性和波动性,使得微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基于此,考虑风力光伏发电系统波动性特点,建立了基于蓄电电池组的电力系统储能规模优化模型,分析了蓄电池组的特性,建立了蓄电池充放电数学模型,设计了串并联拓扑结构。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能够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波动的特点,实现功率输出稳定,同时对储能电池全周期使用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对储能模块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

    2024年08期 No.48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基于人工智能的煤矿掘进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

    李怀珠;曹鹏;孙伟;

    本研究旨在解决煤矿掘进电气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综合方法。针对故障诊断,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一个最优边界,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故障状态,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故障预测方面,利用随机森林算法(RF)处理历史和实时数据,以预测潜在的故障发生,优化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方法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煤矿掘进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因故障导致的停工时间,增强了预防性维护的能力。通过实证分析,SVM在故障诊断中达到了高精度,而随机森林在故障预测中展现了优越的性能,两者结合为电气系统的故障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策略。

    2024年08期 No.4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 深度学习驱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

    李晶;邓显俊;曲全方;明廷谦;

    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包含多源异构数据的实验平台和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集成诊断与预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集成模型在准确率和召回率方面显著优于单一模型,验证了深度学习在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2024年08期 No.4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低电压检测与预测系统研究

    刘畅;

    在电气技术与经济领域,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然而,低电压问题常常威胁到光伏系统的性能和寿命。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电压监测和预测方面。深度学习可以借助分析大量数据,识别复杂的模式和趋势,从而实现对光伏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低电压事件的有效检测和预测。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低电压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光伏低电压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为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4年08期 No.4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研究

    任凯德;董雪;刘志勇;王晓;胡娅;郑盈盈;

    供电费控联动装置控制系统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控制输出端相连的继电器、被控负载回路、与控制输入端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以上控制单元在信号监测与传输中,存在一定缺陷,难以有效识别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提出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模型,以提高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ML2016.10a数据集进行测试,当信噪比为+5dB时,Transformer网络的预测精度比CNN2提高11.98%,比CLDNN提高11.45%,比LSTM模型提高4.1倍,证明Transformer网络具有较优的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性能。

    2024年08期 No.48 13-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 高光伏储能逆变器并联稳定性控制研究

    袁鑫宇;贾利民;

    常规的逆变器并联稳定性控制方法以并联谐振控制为主,难以控制电流反馈的虚拟阻抗,从而降低了并联稳定性。因此,设计了高光伏储能逆变器并联稳定性控制方法。提取高光伏储能逆变器并联运行环流特征,通过功率分析与环流分析确定逆变器空载电压幅值与相位异常情况,从而抑制环流。设计高光伏储能逆变器离并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逆变器从并网运行过渡到离网二次调频运行,使逆变器的电压与相位处于稳定状态,从而确保逆变器并联稳定性。采用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高光伏储能逆变器并联稳定性效果更佳,能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024年08期 No.4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35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研究

    李文鹏;倪超;

    本文通过对黄梅输油站35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对变压器高压侧部分接线柱发生放电现象,基于现场情况分析,推测雷电流陡度或幅值过大导致变压器高压侧产生过电压相间短路。为了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频率,建议在黄梅站外电线路终端杆增设线路避雷器,并更换站变柜避雷器。本文总结了针对雷击跳闸事件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雷电防护措施、改进架空线路绝缘等级、合理布局地线系统、加强避雷器的选择与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及完善监测系统等措施等,旨在提高架空线路的耐雷水平。

    2024年08期 No.48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 赤礁风电场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郑小春;

    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是双重预防体系重要环节,分析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常见问题,建立的必要性。阐述了风电场安全风险预警体系要素,以及赤礁风电场预警体系落地实施问题,后期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2024年08期 No.48 24-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风电并网环境下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蔡颖倩;

    集中式、大规模风电并网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系统的调峰和调频控制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年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已经成为风电电力系统中最成熟的储能工具,因此将其和风电并网相结合能够有效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风电并网大规模的接入系统,所以如何在风电出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对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化控制调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其电站优化控制策略展开相应的探究,研究结果为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设计以及优化控制方面提供了相应的依据。旨在为风电并网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基于安全性分析的电气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

    李轩;高博;

    本研究专注于基于安全性分析的电气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设计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系统性地分析了安全需求,实施了可靠性和容错设计,建立了安全通信机制,并细致地规划了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系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安全防护体系能显著提高系统对网络攻击的抵御能力,并保持高可用性。研究结果不仅提高了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和安全性,也为同类系统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变电站设备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孔晓兵;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中心枢纽和节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网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智能化已成为趋势。本文讨论了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变电站智能化的关键控制技术展开了深度探讨。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变电站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智能传感器网络、边缘计算、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利用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实现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监测诊断。

    2024年08期 No.4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自动顺序控制隔离开关电源及本体的设计研究

    张建;曲斌斌;唐凤;谭小龙;唐磊;曾倩;

    本文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顺序控制隔离开关电源及本体的方法及系统。利用程序控制技术配合可控继电器实现远方投退隔离开关的电机电源,实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保护测控装置、中央处理单元和监测终端,通过对开关设备状态和温度的实时监测,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实现自动控制,并且可以通过传感技术判断隔离开关是否分合到位,提高了地区电网智能化和供电可靠性。实验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本方法响应时间迅速,控制正确率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24年08期 No.48 37-3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 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混合储能方法应用研究

    王强;崔勇;曹飞;

    分布式光伏发电,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电力生成的方法,具有环保、可再生和分散式布局的优势,借助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太阳能为电能,适用于家庭、企业及工业领域。然而,由于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储能技术成为确保电能稳定供应的关键。混合储能单元,结合了多种储能技术,旨在平衡供电的可靠性和成本效益。本文首先探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了混合储能单元的运行过程,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种混合储能单元容量自适应规划方法,通过实验结果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展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潜力,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混合储能技术的整合提供规划策略。

    2024年08期 No.4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 基于G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10kV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研究

    杨光;邵斌;

    由于主动配电网负荷和实际出力具有波动性,导致主动配电网运行成本控制难度较大,为此,提出基于G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10kV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研究。在考虑柔性负荷需求的因素以及实际输出波动性的基础上,记住波动系数来描述发电机和柔性负荷的实际输出与计划输出之间的偏差,将最小化运行成本作为最终的目标函数,设置遗传粒子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适应值最高的结果作为调度方案。在测试结果中,测试周期内配电网的运行成本不仅始终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且具体水平始终稳定在0.6万元以下。

    2024年08期 No.4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配电自动化及分布式发电的混合规划研究

    郭秀容;

    配电自动化及分布式发电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通过对配电自动化和分布式发电的混合规划,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提高供电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本文旨在对配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和配电自动化进行有效的混合规划,以提高其可靠性和运行指标。配电自动化平台由自动电压和无功控制以及自动故障管理系统组成,目标函数使预期的日常投资、运营、能量损失和可靠性成本之和最小化。该方案受到线性化交流最优潮流方程和配电自动化规划模型的约束,最后,在总线径向配电网上进行了验证,并通过不同的案例研究证明了所提模型的经济和技术效益。

    2024年08期 No.4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输电线路线损诊断方法研究

    许良;蓝剑;

    在电力系统的运营中,输电线路的线损问题一直是影响系统效率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电网运行数据,揭示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潜在的问题,从而为减少线损、提高能效和优化电网运维提供支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输电线路线损诊断方法,包括电网数据的收集、线损的诊断与识别、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诊断模型、线损诊断方法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输电线路线损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提供支持。

    2024年08期 No.4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技术研究

    刘辉;

    本文旨在探讨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技术,以轮胎动平衡检测机为例进行详细分析。首先介绍了轮胎动平衡检测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然后对常见的故障类型和原因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故障诊断的方法,包括基于数学模型的诊断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智能维护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应用,包括预测性维护、远程维护和自主维护等。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轮胎动平衡检测机的智能维护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其他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8期 No.4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煤矿变电所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研究

    李志江;陈连虎;杨文龙;

    本文针对煤矿变电所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问题,探讨了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深度学习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变电所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背景与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LSTM在处理时间依赖数据方面的优势。通过对LSTM模型的构建与实验验证,本研究展示了该模型在准确诊断和预测变电所故障方面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LSTM模型相较于传统时间序列分析法,在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方面有显著提升。本研究为变电所的故障预测与维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为深度学习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024年08期 No.48 57-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 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智能优化控制

    邓国泉;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和智能优化控制方案。该方案集成了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和智能优化控制模块,故障诊断模型采用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网络来提取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而通过全连接层进行故障类型分类。智能优化控制模块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实施自适应控制措施,动态调整运行参数,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与可靠性。

    2024年08期 No.4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35kV高压交流输变电装备技术要点研究

    伏杰;徐书洋;戴萱;王浩宇;

    在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中,35 kV及更高电压级别的高压交流输变电装备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们是推动输变电技术进步和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从高压交流输变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动态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高压交流输变电装备的技术应用要点及状况,旨在为该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2024年08期 No.4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压配电开关状态预测与优化控制研究

    欧阳道生;苏轶群;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配电开关是一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电网设备,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处理方法在面对复杂数据时效率较为低下,并且在开关状态的实时预测方面存在滞后性。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配电开关状态控制系统,针对开关设备的状态预测和控制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同时也能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08期 No.48 67-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 基于AO-ST-ANN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

    许广林;陈文涛;刘涛;王强;肖波;梁会军;

    针对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中研究中分类准确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O-STANN的扰动分类方法。对于多种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利用S变换(S Transform,ST)对扰动信号的特征进行提取;采用集成了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CS)作为额外收敛条件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建立起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模型以实现扰动分类;为进一步增强分类器性能,采用融合了帐篷混沌映射的天鹰优化器(Aquila Optimizer,AO)以确定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中间层神经元的最佳个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而验证所提方案可以准确有效的实现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

    2024年08期 No.48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技术研究

    刘莹;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小型、分散的光伏发电方式,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既能满足建筑物自身的电力需求,又能将多余电能输送至电网。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涉及到电气设计、逆变器选型、光伏系统配置和并网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考量。本文综合考察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和电气设计技术,深入分析了逆变器的选型设计、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并网方式的设计原则,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旨在为实现高效、稳定的屋顶光伏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4年08期 No.4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 基于数字图像的电缆防外破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路树森;刘钧元;苏鹏;石云飞;

    为解决电缆防外破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电缆防外破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通过透视变换采集城市电缆的监测图像数据,并判断监测图像中车辆和电缆的距离。其次,对车辆进行类型识别,并提示有施工外破风险的车辆。在此基础上判断车辆是否有施工动作,并对有施工动作的车辆进行风险预警。所提方法在某城市进行应用,其识别准确率达99.7%。其结果验证了电缆防外破识别算法的有效性。

    2024年08期 No.48 79-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技术与应用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配网故障诊断技术

    和晓华;何蜜蜂;杨建洲;杨继根;潘科;

    为实现配网故障智能化、精确化诊断,提高配电网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配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介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概念。其次,从获取与存储配电网运行数据、基于物理逻辑辅助故障诊断、配置标准计算机辅助诊断图形、采集与判断配网故障信息等多个方面入手,完成对配网故障诊断方法实现。最后,以“10KV配网线路故障诊断”为案例,对该配网故障诊断方案应用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诊断方法为配网故障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同时,通过对配网用户功率、电压、电流等数据的实时监测,提高了配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

    2024年08期 No.4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 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扶向阳;黄健;王家兵;

    为了提高配电网系统的故障诊断综合效率,文章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通过的ROMP算法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故障范围,通过加权贝叶斯网络进行优化,则可以确定具体的故障位置,此种方式效果显著,具有较强适用性,容错性强大,精度也相对较高,以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

    邓显俊;王斌;吕占彪;李志强;

    针对传统方式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对设备智能化运维的需求,本文设计了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系统通过采集异构数据、流式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模型、数字孪生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对关键设备的实时状态感知、健康评估、故障预测、辅助决策。仿真测试表明,系统实现了高品质的数据采集、快速的数据分析、直观的信息展示,能有效提升变电站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满足未来智慧电网对设备智能运维的需求。

    2024年08期 No.4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徐东峰;

    电气自动化是指使用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来自动化各种工业流程,这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搬运机器人则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实际应用,能够在不同环境下执行复杂的搬运和搬运任务。本文围绕智能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其控制系统、传感系统、探测系统、定位系统、动力系统的设计,系统地介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借助对这些关键组成部分的深入分析,文章展示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些技术来提升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可有效提升响应时间、控制精度和环境适应性,显示出较佳性能。

    2024年08期 No.48 91-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 基于电化学多传感器云边信息融合的电缆沟安全预警方法

    魏芃;宋书生;陈家超;吴中;张铭刚;韩玮;匡丹青;

    本文紧密结合电缆沟巡视存在的问题,对电缆沟的综合检测系统作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设计。系统可快速检测电缆沟内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成分等。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对关键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工巡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对电缆沟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4年08期 No.48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0K]
  • 论集中平行作业法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配网实施原理与运用

    左植铭;

    本文论述了集中平行作业法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配网实施的原理与运用。首先介绍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配网实施的重要性和挑战,引出了集中平行作业法的应用。接着概述了集中平行作业法的定义、背景以及其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配网实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地理环境复杂性、不均衡的用电负荷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随后讨论了传统配网实施方法存在的限制。接下来以案例为例,详细阐述了集中平行作业法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实施原理和成效。最后,总结了集中平行作业法的优势与成效,并对其在未来配网实施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4年08期 No.48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一体化运维检修方案在智能化变电站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吴辉;李嘉玉;

    为满足智能化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要求,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在了解该变电站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并针对该变电站的人工运维以及物联网平台运维方案展开进一步分析。最后根据案例变电站运维检修的成功经验来看,该单位所采取的运维检修管理模式达到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检修效率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4年08期 No.48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电力施工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发展研究

    王永爽;李超;

    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性,文章针对电力施工中监测施工人员是否正确穿戴安全头盔和安全马甲的工作需要,以DarkNet-53基础网络设计智能算法为核心设计多目标监测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监控、通信等功能模块,构建电力施工智能监控系统,以实现智能化的安防监控功能。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系统监测准确率较高,且在不良工况下也具有较优监测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年08期 No.48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 基于架空线路在线监测设备的混合供电系统研究与应用

    杨中;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线路运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对运维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下对电力系统的故障监测和状态监测设备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电力系统的监测设备电力供应模式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通过对线路故障监测和状态监测设备供电的电力供应进行分析,研究适用于电力线路设备的多种供电方案,并对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比较,并构建了一种混合供电系统,以提高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可靠和稳定工作。

    2024年08期 No.48 110-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运用分析

    商江南;郭静琦;高杰;

    电力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电力供应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在线损管理中。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首先阐述了某电力系统的四分线损管理模式,通过对电力系统线损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多种因素对线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 超高压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与改造技术分析

    刘晶;

    超高压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在运行期间出现故障问题,就会给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因此要做好超高压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改造调试作业,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500kV变电站为例,简要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系统后,基于超高压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与改造的内容,重点阐述了调试与改造技术的应用方法,旨在提高电网的建设质量和效益,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8期 No.48 116-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 装配式电缆沟在青海地区变电站(换流站)中的应用

    贺治邦;

    针对青海戈壁风沙较大地区建设的变电站或换流站,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变电站建设工作,并要求推行全过程和全寿命周期最优设计和建设,全面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从根本上改变电网发展方式,而装配式的建设符合了“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的要求和全寿命周期理论的运用。装配式电缆沟,施工方便,节省工期,节约工程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4年08期 No.48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 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故障远程诊断技术分析

    邢加春;

    分接开关是变压器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负责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以适应电网负载变化的需求。分接开关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的基本功能和常见故障类型,深入分析了远程诊断技术在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包括远程检查交流接触器、分解开关处的状态、电位是否正常,并借助对比实验数据验证了远程诊断技术性能,为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年08期 No.4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110kV传统变电所智能化改造关键思路探析

    韩煦;杨威;沈欣;任杰;

    智能变电所具备可靠、经济、集成、节能以及环保等优势,符合当前智能电网发展方向与趋势。随着新的技术、设备迭代升级,传统变电所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运维困难、系统扩展性差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进行升级改造。作为传统的用户变电所,又因为行业隔阂、技术与理解差异等原因,对变电所智能化改造无处着手。本文以110kV淮安站变电所为例,以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自动化系统与保护测控改造等方面为方向,对三层结构主要设备与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进行设计,探析传统变电所智能化技术改造关键思路,为相关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126-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 空气源热泵在沧州农村住宅应用研究

    王雪丽;时国松;尹迪;

    气候环境受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导致近几年来北方冬季气温普遍升高。其中降低碳排放量是北方冬季供暖面临的重要问题,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清洁供暖方式在北方农村地区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本文以沧州农村地区住宅的空气源热泵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运行情况,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室内热舒适性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采用BIN法建立MTS数学模型,大部分人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18.7°C~20.4°C。热泵机组的耗电量与室外温度变化成负相关。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空气源热泵机组供水温度也会逐渐升高,随之回水温度也会升高,由于室外温度降低,室内冷负荷逐渐增大,为保持室内温度满足人体热舒适性,热泵机组工作效率会有所降低,进而影响供回水温度的变化。

    2024年08期 No.48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杨玉庭;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本文从电力系统运行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途径和案例分析与实验验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采用自动化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构建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运行监控与管理平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优化调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电网实时调频架构,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结果表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增强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电网实时调频架构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

    2024年08期 No.48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基于RFID技术无线无源在线测温系统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李海军;王洪涛;

    化工企业由于设备老化负荷大螺栓松动等各种现实问题,电气设备如高压断路器、低压大容量开关等重要电气设备常会出现端子过热安全隐患,传统示温蜡片、红外测温、有源有线或无线测温等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问题,RFID最新射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无源在线测温系统的产品研制与应用。本文初步描述RFID测温系统的架构组成、测温原理、射频通信原理,并就其在化工企业变电所的落地应用给出实例,提出安装要求,给出实际应用效果,明确其具备的技术优越性,预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08期 No.48 137-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在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应用

    王奉来;

    本文围绕防雷接地工作原理及概述展开讨论,包括工作原理、防雷接地施工要点等内容。工作原理部分介绍了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图示进行了说明。防雷接地施工要点部分主要包括接闪带支架安装和接地体安装两个方面。其中,接闪带支架安装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并对其垂直度和水平度进行拉线检查;接地体安装则强调焊接连接的质量和标记的设置。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在防雷接地技术中的实践,包括接地方法的选择、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技术措施以及选取正确的接地方法等。最后,文章总结了防雷接地工程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4年08期 No.48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在光伏发电并网巡检中的应用

    马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光伏发电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在光伏发电并网巡检中的应用。首先,对无人机的自主飞行、高空拍摄和灵活机动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智能巡检技术可以利用无人机的高空拍摄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光伏系统的故障检测和状态监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的光伏发电并网巡检方案。利用无人机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巡视,获取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通过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相机对光伏板进行拍摄,利用图像识别算法检测板块的裂纹、破损等缺陷。无人机可以携带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光伏板的温度变化,以判断光伏板是否存在过热情况。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的光伏发电并网巡检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2024年08期 No.48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矿山电力工程运行状态自动监控技术

    彭昌杰;

    针对矿山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的复杂性和实时性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专门针对矿山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管理问题,通过集成创新的传感网络、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电力工程运行状态的高效、实时监控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首先通过部署在电力设备上的传感器网络收集关键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力消耗、设备状态和环境参数等。然后,利用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安全存储,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最后,通过分析和监控模块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状态,并在潜在风险出现时提供预警和智能决策建议。

    2024年08期 No.48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GAT陀螺仪转子电流数据处理中应用

    卢庆凯;林楠;

    GAT磁悬浮陀螺仪是长安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与中国航天集团第16研究所合作生产的拥有国家自主产权的第一台高精度磁悬浮陀螺仪。小波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具有很好的局部化特性,是分析和处理数字信号强有力的工具。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陀螺定子电流数据去噪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陀螺转子电流数据去噪效果并不是明显,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由环境的突变引发转子电流数据的突发跳变问题。文章将基于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去噪算法应用到GAT磁悬浮陀螺仪转子电流数据去噪方法研究中。首先依据相关理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对GAT磁悬浮陀螺仪转子电流数据进行去噪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去噪后的信号有效去除了大部分毛刺,去噪效果良好,噪声得到很好的抑制。

    2024年08期 No.48 150-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3K]
  • 层次分析法在供电所标准化建设中的应用

    乔冠华;

    近些年来,电网公司为了提升供电所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大力推广供电所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针对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法。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在本文中被引入东供电所的标准化建设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定义,其次对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以某供电所为例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应用。

    2024年08期 No.48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一次设备带电检测故障诊断技术及运用

    许显梅;宋博;马永超;

    在我国GDP逐年增长的背景下,社会耗电量逐渐增加,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本文以一次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分析特高频局放技术、超声波带电检测技术、红外测温与色谱数据技术应用方法,然后简述信息化技术在一次设备带电检测故障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措施,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在带电检测过程中准确判定一次设备的故障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电力资源高质量供应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158-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 基于强化学习的配电网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张洋琴;

    针对传统配电网电气设备状态监测方法实时性不足、效率低下等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多源异构数据感知、特征提取、深度强化学习决策与智能控制,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在线评估、故障预警和运维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异常诊断时效性、运维策略可靠性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可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08期 No.48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基于模糊熵权Vague集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

    赵蕾;谢欢;程林;孙振;李香龙;袁清芳;

    针对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复杂性,单一的选线方法不能保证故障选线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权Vague集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Vague集理论较传统模糊理论可以更好地将多种选线方法进行信息融合,更全面地反映各个故障特征量的隶属度、非隶属度及犹豫度。本文将稳态零序电流基波比幅法、五次谐波法、小波包分析法作为三种选线方法,根据信息熵权重法、模糊理论权重法综合确定各个选线方法的模糊熵权重,并根据Vague集决策理论中评分函数值对故障线路进行判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选线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08期 No.48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一种硅钢卷料悬臂式货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赵冲;杨奔奔;吴宁军;刘利军;李冬;

    变压器行业立体仓库的普及应用已经是必然趋势,涵盖硅钢卷料自动存储、出库、上料及管理等功能,其中货架的合理化设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纵剪分切后的硅钢卷料存储及后加工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硅钢卷料存储及适用于后加工设备的悬臂式货架结构,进一步行成了悬臂式货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同时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清晰的设计思路,更有助于后期的批量加工生产,实现标准化、通用化,为悬臂式货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8期 No.48 171-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 嵌入式中性点接地电阻监测系统设计

    康洪玮;刘晓晶;王浩之;李学聪;杨杰;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中性点接地电阻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中性点接地电阻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的实时监测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应用于中性点接地电阻监测系统,有望提高监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嵌入式中性点接地电阻监测系统,通过将先进的嵌入式技术与电力系统监测相结合,提高中性点接地电阻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效能。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和软件架构,并对其进行了实际实施和性能评估。

    2024年08期 No.48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 基于人工智能的发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廖元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发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旨在通过智能化管理提升发电效率和可靠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集成了模型预测、经济优化和安全预警模块,实现了对关键运行参数的精确监测与预警。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与传统PID控制相比,显著提升了系统的调节速度、降低了超调量,并在故障情况下展现了良好的自适应能力。系统优化策略包括经济算法的混合应用、故障诊断技术的升级以及硬件性能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该智能控制系统为电力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

    2024年08期 No.48 179-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微电网源荷储协调优化调度

    张振涛;

    由于现有的调度方法出力数量不平衡,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率较低,为此研究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微电网源荷储协调优化调度。在风电出力方面,采用出力预测值来描述不确定性,计算拟合值来反映所预测时段供给出力值和负荷需求值。在负荷预测方面,依据历史数据模拟出该季节用电负荷需求条件,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对预测量进行修正。在能源耦合设备方面,计算能源耦合设备运行中造成的不确定性并分析。运用机会约束规划法将随机变量进行描述,使得决策能够满足约束条件。设定目标函数,引入期望的置信度值,建立源荷储能量可靠性的数学模型。运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信息素更新规则进行改进,根据最优解来找到符合约束要求的决策变量,获得调度模型在所有场景中的最佳出力决策信息,确定各分布式电源在全局各时段内的出力。按照最终调度策略进行系数分配,得到节点需要调度的理想功率从而实现优化调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内,实验组就地消纳率为95.3%,为三个小组的最高能源消纳率,出力数量较为平衡,达到了策略的合理优化调度。

    2024年08期 No.48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电网动态监测系统设计

    曾垂华;

    在当今时代,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分布式电网,作为一种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电力供应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效的分析性能,为分布式电网的动态监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根据大数据技术设计了电网动态监测与电网扰动识别的技术方法,提出了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和PMU状态估计的技术手段,通过实验测试了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系统的综合表现较为优异,准确率相对较高、数据完整性良好,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较为稳定,符合预期效果。

    2024年08期 No.48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 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控制系统研究

    张侃;

    在当今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光伏发电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何精确控制其发电功率,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稳定性,成为了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分布式电厂的发电功率控制系统,包括其整体设计、结构、控制算法是比例-积分的程序实现,以及控制系统软件的实现。本文借助系统的分析和测试,详细阐述了分布式电厂发电功率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结构布局、PI算法的应用及其软件实现,借助系统测试验证了这些设计和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准确依据。

    2024年08期 No.48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 基于线路换流器的双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定位

    高森;

    基于线路换流器的双极HVDC输电系统故障定位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对线路换流器的故障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结合适当的故障定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为系统的维护和修复提供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路换流器(LCC)的双极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估计方法。该方法使用来自线路整流器端的直流电流信号来估计故障位置,所有的仿真和算法设计工作都是在MATLAB上进行的。故障类型为单极对地(P1G)和双极对地(P2G)是故障位置估计的先决条件,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并计算了定位误差,误差范围均在可接受范围。

    2024年08期 No.48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电击风险评估方法

    杨硕;

    本文介绍了在低压直流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几种常用危险参数,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其次,引入评价模型中关键的两个关键参数,即:根据室颤电流幅值和时长决定的关键参数S,采用布尔函数来表征暴露系数Fe和发生系数Fh。除以上两个因素外,其它因素(如人为)也是低压直流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也是建立危险评价模型的关键。本文对有关参数的选择、组合及影响因素作了详尽的剖析,以作为借鉴。

    2024年08期 No.48 194-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 核电厂1E级发电机鉴定研究

    马翼;

    1E级发电机为核电站反应堆专设安全设施提供电源,是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由于我国在1E级发电机鉴定实践方面缺乏经验和系统性的数据积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安全级电气设备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核电站1E级发电机的鉴定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给出了1E级发电机的鉴定流程、鉴定标准、试验项目及相关验收准则。

    2024年08期 No.48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 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电力系统故障定位与恢复方法研究

    夏港华;

    在电力系统中,故障的及时定位与恢复对于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根据智能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定位系统中的故障,从而快速、有效地恢复供电。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大大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网络在电力系统故障处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系统的整体架构、故障定位系统的设计、恢复方法的应用,并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024年08期 No.48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电缆接头缺陷与带电检测技术研究

    宋博;马永超;许显梅;

    智能技术应用,使电缆接头缺陷带电检测目的达成,检测效果良好,改变了传统电缆接头检测效率低、准确率低、检测限制大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电缆压力波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建立电缆接头仿真模型,结合压力波的传播规律,搭建电缆接头缺陷检测试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可生成信号波形和PRPD图谱,结合特征统计分析结果,完成带电检测过程,具有可靠性、高效性特点。

    2024年08期 No.48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高电压增益升压开关模式转换器研究

    王逸群;王建;张磊;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线路电压增益电路,将开关电容器(SC)电路集成在升压转换器中。SC电路可以实现任何电压比,从而将输入电压提升到高压值,实现高效率。升压电路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在相对较低的占空比下工作,从而避免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新电路操作是集成式的。该增益电路具有简单性和稳健性,在不使用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比级联升压转换器更高的电压比,以及整体效率等优点。

    2024年08期 No.48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 现代电力系统网侧调频分析研究

    王晨晖;乔耀逵;方文顺;

    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高速发展使得电网系统的频率特性变得更加复杂。现代电力系统的频率问题越来越突出,现代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频率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电力系统频率事故,总结了影响现代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的潜在因素。分析热储联合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参与现代电力系统调频的发展现状,对现代电力系统电网侧调频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为现代电力系统频率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209-2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10kV箱式变压器差动保护仿真模型研究

    孙凯;田行军;申锐;张梦浩;董澳;

    为有效躲避励磁涌流、系统频率频移等工况而引起继电保护误动,本文从已知的工程案例出发,搭建10kV箱式变压器不同工况下的差动保护仿真模型。分析变压器空载合闸、运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匝间短路故障、空载合闸时匝间短路以及系统频率偏移时差动电流变化波形,模拟故障时变压器电流参数变化情况。对优化继电保护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变配电运维工作提供借鉴。

    2024年08期 No.48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煤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牛卿懿;

    煤矿电气工程是指运用电气技术保证煤矿安全高效运行的一系列工程实践。这一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旨在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模糊逻辑和自动化软件,为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煤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化控制器的应用、模糊逻辑模型的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展示了如何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融入到煤矿的电气工程中,以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本文还包括了对该系统的测试结果和分析,以验证所提出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24年08期 No.48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煤矿变电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马富国;李志江;陈连虎;

    本研究针对煤矿变电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优化。通过采集现场运行数据,建立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可靠性预测与评估。研究提出了关键设备联锁控制、供电网络重构、储能装置配置以及先进设备改造等优化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措施显著提升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2024年08期 No.48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智能化高压配电开关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蒋志龙;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高压配电开关决定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在智能电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故障概率等,解决传统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为高压配电开关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的高压配电开关控制系统,在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控制策略和算法进行了改进,系统优化方面则针对计算效率、容错机制、自动化与智能化交互进行了阐述。

    2024年08期 No.48 222-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GIS刀闸本体行程监测装置研制问题分析

    侯梦龙;

    尽管GIS等现代电器设备也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但是,当机器和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改进设计工艺等技术,并对新材料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延长设备寿命和维护周期的目的。目前,GIS装置中普遍采用SF6作为绝缘气体,但在设计、材料和工艺上还存在许多缺陷,所以,对GIS装置,特别是GIS刀闸的实时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原来的监测方式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分析GIS刀闸的缺陷和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GIS刀闸动作本体行程监测装置的设计。

    2024年08期 No.48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光伏发电设备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马盈盈;

    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因其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些系统由于其大面积的户外安装和对电气干扰的高敏感性,极易受到雷击的负面影响。雷电不仅能直接损坏光伏板和相关电气设备,还可能导致电网故障和安全隐患,因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雷击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潜在危害,并针对性地研究了光伏发电设备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优化,重点包括避雷针设计、等电位接地设计、光伏场区接地网设计以及设备防雷设计,旨在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4年08期 No.48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矿地面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分析

    韩飞;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矿地面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煤矿地面机电设备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系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煤矿生产至关重要。本文设计了一个包含RS485总线和监测分站的系统架构,用于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在数据收集和预处理阶段,本文收集了温度等关键参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了有效的数据清洗和标准化。接下来,本文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来处理时间序列数据,以预测设备的未来状态和故障。该模型具有适当数量的隐藏层和神经元,以确保对复杂数据的有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系统能够高度精准地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为煤矿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24年08期 No.48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煤矿变电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路径

    翟观文;李传海;葛云双;

    煤矿变电所作为将高压电能转化为适用于矿井用电设备的低压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对整个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煤矿变电所供电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评估了其存在的潜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对煤矿变电所供电系统的调研发现,其存在着供电不稳定、故障频发等问题。首先,针对供电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源选取、提高供电质量的措施,旨在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对供电系统故障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故障检测与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对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对供电系统中各个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故障事件的数据和故障理论,建立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模型。通过对煤矿变电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研究,为煤矿供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8期 No.48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煤矿机电皮带运输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蒋习伟;郭靖;郭世永;王涛;

    煤矿机电皮带运输系统是煤炭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负责煤炭和其他物料的高效运输。这一系统通常包括长距离的皮带输送机、电动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等。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皮带运输系统的节能技术成为了提升煤炭行业能效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本文综合分析煤矿机电皮带运输系统的运作原理和节能潜力,探讨多项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对策,根据对控制方式的改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投入、皮带机软启动技术的改进、变频技术的应用,旨在为煤矿机电皮带运输系统的能效优化和运营成本降低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2024年08期 No.48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设备安装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段震海;

    本文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安装管理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云计算资源池化,使用微服务架构提升系统伸缩性。平台集成工业物联网实现海量设备实时连接,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开展设备健康评估与故障预测。同时使用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算法提高设备状态评估与异常检测的主动性。经过大规模仿真试验验证,平台实现了对设备实时监控与远程维护的自动化,显著降低了运维成本,为电网企业实现精益化转型提供了有效路径。

    2024年08期 No.48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变电站智慧管理系统设计

    宋禹锐;王媛媛;

    本文针对变电站运维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故障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变电站的高精度虚拟映射,实现了全景感知和实时监控;引入机器学习算法,赋予了系统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的能力;应用人机交互技术,增强了人机协同作业的体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性能,为提升变电站的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年08期 No.48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经济与管理

  •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调度安全措施研究

    周蕴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调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力调度监控力度弱、运行安全性低等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电力调度安全监控网络实现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通过设计完善的电力调度系统,把握电力运行的过程,实时监控电力运行的状态,向电网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科学的数据算法,加强监控数据的获取速度,使电力监控更具严谨性;增强电网快速数据处理能力,减少电力安全故障事故发生频率。但是,这种算法对电力调度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会导致电力传输的速度变慢,出现信息滞后等问题。因此,需要构建实时监控管理系统,集中掌握电力调度的信息,优化电力监控设备的布局,实现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

    2024年08期 No.48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电力系统全过程基建管理中的数字化创新与实践

    臧培颖;杨波;

    传统技术在电力系统基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传统的测量和监控设备、手动巡检等。然而,传统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即数据采集不够全面、实时性较差,运维管理依赖人工判断和经验,安全管理难以确保全面的监控和预警。数字化技术飞速崛起,在电力系统全过程基建管理中更是突显出显著的优势,使得电力系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和可靠。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电力行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潜力,推动电力系统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本文详细探讨了电力系统全过程基建管理中的数字化创新与实践。

    2024年08期 No.48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智能电网的配电运维一体化体系研究

    王琳;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配电运维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现有的系统通常面临着数据分散、故障诊断反应慢和维护策略不够智能化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配电运维一体化优化策略,该策略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成了数据驱动的维护策略、集成化系统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实施这一策略,智能电网的配电运维能够实现数据集成、故障预测的准确性提高和响应时间的显著减少。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可以提高智能电网配电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为电力行业中类似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案。

    2024年08期 No.48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方法

    王咏昭;李晓茹;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是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中重要环节,但是现行方法信息采集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应用中不仅采集速率比较低,而且丢包率比较高,无法达到预期的采集效果,提出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方法。通过安装智能电子设备对用户用电信息感知,采用小波阈值法对其滤波处理,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对信息压缩和扩频传输,采用数据库技术对信息分类存储并可视化展示,实现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实验证明,本文方法信息采集速率在1100Mbps以上,丢包率在1%以下,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08期 No.48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张永伟;喻峥;

    对沈阳市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该研究结果对于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类似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 新型电力系统下市场主体行为风险分析

    鲁思薇;方妍;

    随着新能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新能源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市场、自主竞争。由于新能源机组的发电特性与煤电机组截然不同,新能源主体的参与必然导致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对此,本文在展望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分析电力市场环境的改变,进而对市场主体行为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市场面临的挑战,以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263-264+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考虑电-氢-电过程综合能效的渔光风储零碳微网优化运行策略

    岳洋;陈沼宇;马聪智;汪立;杨涛;张章;

    针对当前研究,未充分考虑采用氢能储用时电-氢-电转换过程中副产品高效利用及渔光互补项目开发用地标准趋紧等问题,以人工渔场微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考虑电-氢-电转换过程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零碳供能的渔光风储微网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分析了渔场用能特性与氢能转换过程副产品存在深度耦合关系;其次,构建了考虑氢储能过程伴生的高纯氧气与氢余热利用的微网设备与经济运行模型;再次,针对并网和离网运行工况,考虑不同储能方案,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对模型求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分析,优化结果表明考虑氢能转换过程副产品利用可显著提高其综合能效,含氢储能配置方案可有效降低渔场微网的综合运行成本。

    2024年08期 No.48 265-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7K]
  • 电网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分析

    季润阳;唐伟;陆文卿;刘春辉;

    电网企业信息化需求日益增加,在电力生产、输电、配电等多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信息集成管理。本文总结了电网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总体框架设计、网络层设计、数据库设计、集成层设计、应用层设计等具体的信息集成平台建设,进而实现电网企业各个数据之间的互通和协同工作,提升信息共享效率,优化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

    2024年08期 No.48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院后勤电力系统能效优化研究

    王志超;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医院后勤电力系统的能效优化。首先,通过收集大量的电力消耗数据和后勤运行信息,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数据库。然后,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院后勤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电力设备的智能管理、能源利用的最优化配置以及潜在的能效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优化策略的结合,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医院后勤电力系统的能效,降低能耗成本,还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24年08期 No.48 276-27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基于管理全链条的配电网资产数字化预警审计

    杨学梅;陆海军;鲍卿;张慧峰;张晓曼;

    数字化预警审计作为一种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实时对企业大量的数据分析可以在事前或事中发现企业活动中的风险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配电网资产管理为审计对象,基于配电网资产形成过程、运营效率及资产报废管理全链条,建立数字化预警体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配电网投资决策、资产管理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全面促进对电网用户更加优质的服务。

    2024年08期 No.48 279-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 基于用电-发电-购电协同联动平台的经济性运行研究

    石晓亮;

    为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对某企业火力发电厂、金属冶炼生产线和电力交易平台,在用电、供电、购电现状进行分析,对用电成本组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政策,提出利用数字化平台、智能化算法等技术统筹三大主体资源,实现用电、供电、购电协同联动、效率提高和用电成本降低的思路。文章对平台的架构提出了初步设想和功能说明,同时对确定最优发购电比例进行数学建模和测算。测算结果理论上达到预期设想。

    2024年08期 No.48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 电力现货市场容量保供下的电费结算优化机制研究

    林少娃;何妍妍;陈奕汝;赵志扬;吴伟玲;

    在容量保供下,目前的电费结算机制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和供应能力的灵活性。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提出电力现货市场容量保供下的电费结算优化机制设计方法。分析电力现货市场容量保供下电费结算管理现状,包括电力现货市场的结算规则不明确,导致结算过程中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计算电力现货市场容量保供下的电费,构建电费结算的风险预警制度,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容量保供下的电费结算优化机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费结算流程更加高效,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和步骤,提高了结算效率。

    2024年08期 No.48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火电燃料颗粒质量检测研究

    严斌;

    本研究旨在通过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升火电燃料颗粒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对火电燃料颗粒的自动化高效检测,相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

    2024年08期 No.48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 变电站软土地基不同处理方案经济效益研究

    于彬;张元良;倪路瑶;

    基于某变电站地基处理实际工程,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首先对经验方案的四种处理方式从力学性能与材料用量进行了比较。然后提出了两种新型方案并从多维度分析了六种地基处理方式的经济效益。最终得出结论:同桩型在同等承载力下,桩径越大,所需桩数越少,而所需材料则越多。因此在设计桩基时,应采用桩径小、持力层深为宜。结合多维度分析对比,方案推荐排序为:PCC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预制桩>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旋喷桩。

    2024年08期 No.48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价格预测研究

    兰艳超;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价格预测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市场趋势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致力于提高电力价格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首先,通过收集和分析电力市场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一套全面的趋势指标体系,以捕捉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周期性波动。其次,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处理数据,进而对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价格进行建模与预测,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提高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价格预测的精准度,为实际交易决策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参考依据。

    2024年08期 No.48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电力基建工程造价预测方法

    王雅琪;王佳慧;张文;卫子钰;

    造价预测是电力基建工程前期工作中重要内容,对降低工程造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行方法 MARE比较高,预测精度比较低。基于此,针对现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电力基建工程造价预测方法。先筛选电力基建工程造价特征指标,建立工程造价预测指标体系,然后采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降维算法对预测指标降维处理,通过对预测指标灰色关联分析,优选相似特征工程,最后采用均值强化算法对特征相似的工程造价预测值计算,实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电力基建工程造价预测。经实验证明,本文方法预测结果 MARE值不足1%,预测值与工程造价真实情况基本贴合,在电力基建工程造价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08期 No.48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芳;

    为实现配电网的精细化电力负荷管理,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四层网络架构,通过在配电网络关键节点部署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对电网的监测与控制。同时,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用电负荷预测、故障识别等,指导科学用电。此外,系统还设立了用户参与机制,以引导用电行为。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配电网监控精度,实现用电负荷的优化管理,对发展智能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8期 No.48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

    魏兴;王琴霞;高晓东;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电力市场作为基础产业之一扮演着关键角色,电力营销的优化和创新成为提升整体行业效益的关键。本文通过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深入分析电力市场发展趋势和挑战,明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作用。通过技术综述,阐述系统定义、功能及关键技术领域。在需求分析中,考察电力市场参与主体和用电数据采集处理需求,为系统架构设计提供支持。通过实施与应用阐释系统部署、配置和案例,最终通过系统评估提供未来系统优化和改进的可行策略。这一研究将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实质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4年08期 No.48 307-308+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电气工程防晃电的科学管理研究

    俞凯;

    晃电现象在电力系统中指电压水平的短时、小幅波动,可能由电网负载变化或故障引起。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简称大榭石化)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晃电现象对公司的生产设备、安全生产以及经济效益构成了潜在威胁。大榭石化当前主要采用ABB变频器进行电力控制,然而,晃电现象可能导致电压下降,进而影响到变频器的正常运行。为解决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关键在于保持变频器启动中继器吸合和直流电压稳定。建议方案包括使用UPS确保控制电源稳定,以及将防晃电单元(DSU)与现行变频器集成,确保直流电压不跌落。这些措施的实施可提升系统可靠性,避免由电网问题引起的中断,促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024年08期 No.48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 探究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

    邹元杰;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可持续等优点。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在风电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当前风电场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风力发电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要点及强化措施提出几项参考性策略,为我国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力的提升献力。

    2024年08期 No.48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煤矿变电所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研究

    杨文龙;马国富;李志江;

    针对变电所数据量庞大且复杂,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本文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分析了煤矿变电所数据管理的需求和挑战,因为其在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和实时性方面存在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煤矿变电所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该平台利用云计算的弹性资源调度和存储机制,可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通过引入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该平台能够满足变电所数据分析的高性能计算需求。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了该平台在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和实时性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高效地处理变电所数据,并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和预测分析结果。

    2024年08期 No.48 315-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宋平;

    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成为提高配电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工具。然而,实际运用中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老化、信息共享不畅等挑战,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能。当前配电自动化设备多不够先进,系统智能程度低,管理制度亟需完善。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应用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全面保障资源以及定期组织专业培训等措施。

    2024年08期 No.48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 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新能源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刘士名;

    本文探讨了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新能源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可能会提高煤电上网电价,从而挤占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空间。然而,财政补贴强度与新能源增量呈正相关。此外,天然气价格变化对新能源增长影响较小。因此,在推进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改革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以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08期 No.48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基于风险分析的海上风电场工程变更控制与管理措施

    刘豪;吴建鹏;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工程变更的控制与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阳江某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变更,梳理分析导致该项目工程变更的风险因素,通过评价其对工程变更的影响程度,提出海上风电场工程变更控制与管理措施。

    2024年08期 No.48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政策回顾与思考

    刘博;

    我国愈发重视清洁能源利用,海上风电因其风力资源丰富、对环境影响小等特性,受到消纳能力强的沿海省份重视,有望成为沿海省份能源补充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我国产业政策,并从市场准入、特定补贴、研发投入三个方面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政策总体达到了短期内帮助产业快速扩张、技术进步的目的,但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我国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以吸引自发投资、对抗项目低现金流风险、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

    2024年08期 No.48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技术与交流

  •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精准作业定位措施研究

    玛启楠;

    本文主要论述了户外光照、作业场景不固定以及斗臂车振动等因素对于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意在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选择性以及降低作业难度,提升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2024年08期 No.48 333-335+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变电设备的安装与检修研究

    张文嘉;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强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设备的事故几率,需要加强对变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减少安全隐患。本文对电力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用的建议。

    2024年08期 No.48 336-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 带量尺环剥导线绝缘层工具标准化施工探讨

    张鹏;林志秦;许建远;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剥离电缆外层绝缘保护皮是常规作业项目。无论是电缆接线安装,还是电缆线路维护检修,都需要工作人员出色地完成剥缆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电缆外绝缘层较厚,拨开难度较大。特别是老旧老化的电缆线剥离难度系数更高。如何在不破坏电缆电线的前提下高效地剥离是摆在电力行业发展面前的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带量尺环剥导线绝缘层的新工具,实现导线绝缘层的快速环剥,并为标准化施工提供参数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2024年08期 No.48 33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布局优化配置分析

    章哲玮;

    本文针对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DES)的布局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DES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技术基础,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运行成本和环境效益的优化模型。通过运用遗传算法解决了这一非线性规划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本研究为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集成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2024年08期 No.48 342-344+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配电网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立志;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终端用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配电网的运维管理,可以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巡检、主动运维和故障智能化诊断,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本文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配电网运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配电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线路的智能化巡检、设备的主动运维、配电故障的智能化诊断,并对所提出的运维管理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24年08期 No.48 345-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 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络故障监测与诊断研究

    徐江泽;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对配电网络中海量数据的高效采集、处理与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各关键组件性能特征的实时监测。其次,运用分布式计算和机器学习算法,挖掘故障特征,构建了高效准确的故障诊断模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电力系统的智能监测与维护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4年08期 No.48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 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流程与应急预案设计

    邵军杰;

    电气设备在工业企业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稳定运行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至关重要。故障处理流程涉及到如何快速有效地诊断和修复设备故障,以最小化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应急预案设计关注在面对不可预见的电气故障时,如何迅速、有效地应对,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和修复流程,探讨了电气设备应急预案的设计,包括预案的基本要素、设计步骤、预案的定期更新与优化,根据实际故障案例,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电厂电动执行机构自动调节性能提升

    黄昊霖;

    该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提升电厂电动执行器(包括SIPOS、AUTORK、ROTORK、扬修、华控等品牌)的自动调节表现。通过分析当前执行器的功能特质和常见的故障模式,本篇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改善方案。这些方案的目的在于加快电动执行器的反应速度、提高控制准确度和稳定性,从而提升电厂的发电机组运行水平。本文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改进执行器设计,并强化其环境适应力,为减少故障次数、提高系统效率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技术手段。

    2024年08期 No.48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电力电气线路安装和施工技术研究

    仁俊;范志超;张静;

    电力电气线路安装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电路运行安全,因而需注重技术规范性。本文具体阐述了照明线路、动力线路、电力配件安装技术要点,并在实际施工期间运用电缆选型技术、线路防雷技术、线路测试技术,指引施工人员有序完成施工任务。为进一步实现标准化安装与施工目标,还需通过加强安装检测、注重接触检查、敷设动态分析等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并主动探索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才能确保电路在可靠的安装与施工环境下逐渐改善运行状态,促进电力领域良性发展。

    2024年08期 No.48 35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复杂工况下电力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技术研究

    李贵林;费延波;

    为了满足现代电力设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安装与调试需求,提出了复杂工况下电力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技术研究。首先,在电力设备安装前进行施工基础建设,确保设备安装基础稳固。其次,确定电力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吊装设备,将其放置在施工基础之上,安装并固定。连接电缆,确保连接牢固、绝缘良好。检测电力设备的运行工况,根据检测结果调试电力设备,使其达到最佳运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应用后,电力设备质量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均达到了98%以上,说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设备的质量要求。

    2024年08期 No.48 36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王松;

    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应用领域崭露头角,也日渐成为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和效能的切实技术。专门针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重要性难题,深入探索了物联网技术在这一特定领域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显着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组成,以及它在电力设备监测领域的潜力和前景。详细地考察了在物联网环境下的高精度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传输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具体实现和优化方式。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揭示了物联网技术在提高监测精度、降低维护成本和预先预测设备故障等领域能够发挥的作用的有效性。

    2024年08期 No.48 365-36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 基于带电检测技术的变压器和电缆故障诊断探讨

    任浩天;张彩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使得电力系统的输电电压等级与输电容量大幅度升高,加大了变压器与电缆的故障概率,一旦发生故障问题,不仅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还会给社会的和谐安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采用带电检测技术,科学诊断变压器与电缆故障,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变压器与电缆常见的故障问题,基于带电检测技术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利用该技术诊断变压器与电缆故障的方法,旨在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8期 No.48 367-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浅谈配电线路故障预警方法研究

    于涛;

    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后,不仅电力设备受损,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容易引发火灾、导致损失。然而配电线路的研究重点现在主要集中在故障定位及故障处理,属于事后处理手段,所以故障预警作为防止故障扩大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国内的配电线路主要研究方向为故障定位与故障分析,对配电线路的预警方法研究较少。本文率先提议了一种基于灰色可预见性控制技术的故障预警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改进,最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灰色可预见性控制技术的故障预警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方法的实现原理和关键技术,希望为配电线路故障预警提供一种新思路。

    2024年08期 No.48 37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 3号炉脱硫上塔水调整门故障分析和处理

    庞树民;

    我公司四台炉烟气脱硫采用的是海水脱硫工艺,即用海水作为脱硫剂除去烟气中的SO_2,本文针对3号炉脱硫上塔水调整门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该系统正常运行和故障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75-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66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

    赵国平;

    文章以66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对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首先介绍了66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锅炉风烟系统结构,然后结合实例,提出了主要控制、辅助控制、事故控制三种策略,主要控制策略是先控制主蒸汽压力及中间点温度,在合理设置前馈的基础上消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并采用三烟道烟气挡板系统调节、调整磨组运行方式等,以此达到有效控制再热蒸汽温度的目的。辅助控制策略为安装引射烟气再循环调温系统、并调整燃烧器内外二次风旋流角度,而事故控制策略是利用事故喷水减温器降低机组温度。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同类机组运行时科学设计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2024年08期 No.48 378-380+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 配电网智能感知与故障诊断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

    王家兵;眭仁杰;扶向阳;

    配电网是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的重要体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在双碳目标之下,配电网呈现智能化的发展特征,通过配电网智能感知系统实现综合控制,利用故障诊断系统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配电网智能发展趋势,探究了配电网人工智能感知系统框架结构,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于配电网智能感知与故障诊断应用,以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 智能短信评价在新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效运用

    谢诚程;

    为了避免传统电话通知运维工作延迟、信号差等弊端,逐渐将智能短信应用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利用智能短信实现事故短信的自动发送,及时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处理。。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确保配电网事故处理的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方式:首先阐述智能短信的定义,其次分析智能短信在新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对智能短信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智能短信方式,有效解决传统电话通知运维人员存在的不足,并且通过案例可以知道智能短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值得推广;结论:智能短信有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配电故障处理的时效,确保是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且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 供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雷玮;

    在平时的应用中,供配电系统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受到内外电压的攻击,从而引起供配电系统产生过电压,尽管过电压的时间很短,但仍然存在对电气设备的威胁。偶然发生的过电压现象,会对电器中的绝缘装置产生较大的伤害,但并不会对电力装置产生直接的损害,然而电器中的绝缘体受损,会降低电力装置的绝缘承受能力,使其不能承受下次的过电压。对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供配电系统防范过电压,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89-390+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110kV变电站10kV Ⅱ线电缆敷设要点及注意事项

    包智文;

    变电线路电压等级较高且运行环境复杂,对线路敷设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从某110kV变电站10kV Ⅱ线新建工程出发,分析电缆敷设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确定作业前准备、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电缆试验及消防封堵中的注意事项,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施工体系,望为110kV变电站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024年08期 No.48 39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预警与应急管理技术研究

    陈连虎;杨文龙;马国富;王兴强;

    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预警与应急管理技术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前识别和处理煤矿机电设备潜在的故障问题,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应急管理。考虑到煤矿环境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矿工安全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故障预警技术的研究,这涉及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无损检测识别技术、智能实时检测技术和红外测温故障检测技术等。而应急管理技术的研究则聚焦于如何构建有效的救援组织体系和进行精确的风险系数评估,以提高煤矿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

    2024年08期 No.48 39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建筑电气安装系统的设计优化与规划研究

    张训华;

    随着可持续建筑需求的增加,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系统的电气设计优化成为关键。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电气安装的复杂性和系统可靠性。本文对BIPV系统中的串联逆变器、微逆变器及功率优化器等电气安装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和适用性,特别强调了并联模块级转换器在低压直流电网(LVDC)的应用优势。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系统的模块化、效率和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2024年08期 No.48 39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市场绿电交易系统设计

    吴冰洲;柴璐;

    本文针对电力市场绿电交易面临的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和实现包括交易、验证、存储、智能合约等模块在内的完整系统架构,并采用多种共识算法和密码学技术,实现了电力交易的高效、安全、透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交易吞吐量、容错性等方面优于传统方案,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2024年08期 No.48 40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 新能源典型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对策

    李传波;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原因导致的电气设备故障也不断增加,通过对几起典型的故障事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类似情况重复发生。

    2024年08期 No.48 404-405+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浅谈某350MW级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改造

    赵晓东;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灵活性和调节能力,保证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消纳,提高清洁高效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解决新能源消纳矛盾较为突出局面,积极开展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提高适应和调节能力,是煤电机组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助力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本文浅谈某电厂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案例,提高机组深度调峰期间的热电解耦能力,同时对机组防寒防冻和安全运行提出解决策略。

    2024年08期 No.48 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