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嘉伟;谢玲玲;
分布式电源并网位置和容量选择不合理会导致配网电压波动、功率偏差、线路成本增加,对安全生产稳定性造成一定隐患。为了实现电能质量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功补偿多目标优化选址定容模型。首先用节点灵敏度指标来作为分布式电源选址的依据,选取灵敏度高的节点作为分布式电源并网节点,针对光伏发电量的随机性,将多目标最优分配问题转化为机会约束随机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Pareto前沿的算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模拟建立消耗成本最低、电压偏差最小、功率损耗最小的多目标网络模型,运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最优接入配网容量。利用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此定容选址方法的有效性。
2021年03期 No.2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 苏有权;
短路电流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运算,如何准确地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合理确定短路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对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短路电路计算是否准确是决定电气设备选型和继电保护定值整定正确与否的关键,不正确的计算可能会使电气设备选型错误或保护装置误动作,引起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利用Excel软件及Excel VBA语言开发太平湾电厂短路电流实用计算软件的方法,介绍了数学模型、计算原理、实现方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程序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021年03期 No.2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王翼飞;刘博;江卓翰;何禹清;刘成明;
配电台区的负荷预测是台区配电扩容规划的基础工作。但受到配电台区统计数据种类单一、数据质量差甚至无法获取等因素的影响,配电台区的负荷预测存在精度低、预测模型复杂等问题。根据台区配电负荷日峰值数据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渐变性,建立基于温度-负荷回归模型残差的ARIMA模型的台区配变负荷峰值预测方法。建立温度-负荷回归模型,以日最高气温为自变量,对负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将回归分析得到的数值与真实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回归残差,建立回归模型残差序列的ARIMA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计算,即可得到待预测日负荷预测值。预测误差率的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的预测结果精度好,准确性高。该方法克服了台区配电负荷影响因素繁杂、差异性大、难以量化的困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易于推广。
2021年03期 No.21 12-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李勇;
10kV中性点不接地配网系统,由于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可运行2小时,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实现10kV线路的距离保护,因此只能通过选线重合来进行故障的清除,当选线重合还是无法解决单相接地问题时,单相接地依然存在,长期运行会导致健全相过电压从而导致跳闸。文中从距离保护角度入手,利用行波测距的原理实现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多故障点故障精确定位,从而解决了 10kV多故障点辨识,大大缩短传统的由于单相接地造成的10kV线路停电时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021年03期 No.2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程卓;曾伟东;舒舟;廖威;林育艺;
本文在研究中以城市智能电网规划为核心,分析城市智能电网规划原则,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法,列举实际案例,构建城市智能电网规划体系,提高城市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2021年03期 No.2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赵昕;
本文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的智能发电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先阐述了智慧电厂与智能发电的研究方向,如燃烧控制实现智能化、电厂巡查实现智能化、燃料信息互动实现智能化等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关键技术,如智能燃烧控制技术、智能巡检技术和智能预警、诊断技术,通过以上技术,促使电力行业更好地发展。
2021年03期 No.21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朱柳忠;
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随着轨道车辆行驶速度提高,对零部件加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超声波探伤自动化程度低,影响大规模实现车轴自主生产。超声波探伤实施方式分为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手持超声波探头在材料表面移动,完成缺陷判别;采用大型自动化探伤设备,使探头相对材料旋转,完成对材料表面扫描。设备体积庞大,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本文阐述超声波探伤系统组成,介绍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的应用,促进提高钢材质量检测效率。
2021年03期 No.21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杜来会;房新栋;程飞;张勇;杨昊;张培龙;王福刚;孙长群;
当集电线路发生故障跳闸时,由于风电场环境特殊,线路中存在较多T接风机和电缆架空混架情况,传统的阻抗法测距在风电场集电线路中难以实现故障精确定位,风电场运维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故障清除,因此一种在线式的故障定位手段显得极为重要。由于行波法故障测距只与监测设备采集波头的时间差和波速有关,且在风电场发生故障时无需解列电缆即可进行故障定位。文中从行波法故障测距入手,基于风电场特殊的运行模式,系统地介绍了行波法在风电场集电线路中测距优势。通过现场风电场集电线路监测终端的试挂网运行故障定位案例,证明了此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定位的精确性。
2021年03期 No.2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 孙瑞峰;何伟;海涵;王荣;李国伟;
在我国电网工程建设长期发展过程中,变电站(换流站)作为未来能源互联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基础的特点愈发凸显,同时电力行业发展对变电站(换流站)建设过程中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日渐提高。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升级推广,将电网工程建设与BIM技术结合应用,能有效推动电网工程建设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也为电网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规划、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03期 No.2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 陈曦;傅洪全;周磊;马骏;
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无论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原则的转变中,对于技术性而言,具有着一定高标准的定义。对此,本文就将针对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以经济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各种条件下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产品概念到相关技术特点及验证标准中,探寻最优质的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技术。
2021年03期 No.21 40-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郭永久;
随着我国输电线路的发展,很多输电线路需要建设在山区等原状土地当中,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斜坡地形,对于这些地区实施掏挖类原状土基础已经成为了输电线路基础发展的方向之一。受到斜坡地形性质的限制,处在斜坡位置的原状土基础抗拔承载能力相对较低,所以要针对这些区域加强桩基础设计力度,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对斜坡地形输电线路桩基础设计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2021年03期 No.2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王志强;张文毅;邹建锋;黄涛涛;
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是大坝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根据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可快速、准确地施加措施,目前关于重力规深层抗滑稳定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依托工程实例,以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合理设置试验数组,基于灰色关联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水平岩层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因素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剪出面与水平面夹角β、滑动面深度H、剪出面?~'值、剪出面c~'值、底滑面?~'值、底滑面c~'值。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应工程技术措施建议,为工程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No.21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谷千伟;
在中国铁路走出去及国外部分铁路标准中国化的行业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东非恶劣环境的铁路电力贯通线设计和应用方案。首先结合当地条件进行铁路电力贯通线档距、杆型设计、拉线、底盘等设计,再按照当地相关部门要求和国内规范制定杆位设置方案,最后现场实施并运营维保,实现了铁路电力线路贯通。本次设计和应用是对国内相关技术标准与国外技术标准融合的一次大胆而又富有创新的尝试,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2021年03期 No.21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 李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高速发展,中国接触网已逐渐形成较为成熟规模。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将逐步形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作为铁路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高速铁路运行的高效性,因此当发生接触网发生跳闸时,能第一时间做到故障隔离,保证接触网的正常供电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铁路主流接触网运行模式分为两种:第一,AT供电方式;第二,直接供电方式。由于AT供电方式中存在自耦变压器,当发生故障时电流方向较为复杂,本文暂不考虑。文中利用simulink仿真,判定了并联直供接触网故障时故障电流方向,当接触网段发生故障时可实现接触网加强线接触网段加强线段故障的快速判定,从而实现并联直供接触网故障快速恢复。
2021年03期 No.21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郭静炜;
为解决某大型医疗建筑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低的问题,对柴油发电机组控制器盘车时间、怠速延时参数进行了优化,完善柴油发动机怠速控制回路,提高柴油发电机组可靠性,保证保安电源失电后在30s内可由柴油发电机恢复供电。
2021年03期 No.2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戴堃;董骥;贾敏;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适用范围随之扩大,并逐渐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当中。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线路的实时监控和实时管理,从而提升整个电力网线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并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见。
2021年03期 No.2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