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开发

  • 配电线路低电压问题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陈光明;

    本文从配电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公式出发,分析了造成配电线路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因素。结合农村10kV配网运行现状,进行实时低压集抄监测,有针对性地展开线路改造优化、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实施用电负荷管控等,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能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023年10期 No.4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基于遗传算法的火电厂机组最优运行研究

    钟佳华;刘刚;

    本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火电厂机组最优运行的方案,发电厂负荷与发电厂不同机组的最佳分配称为机组组合(UC)。研究表明,当所有机组的增量成本相等时,可以实现火电厂机组的最佳运行。本文定义了一个新的适应度函数,它结合了等增量成本(IC)准则,发电及负载平衡约束,每个机组的生成被视为变量,机组的最小和最大极限是在变量的上下限的约束下合并的,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方法,利用适应度函数估计不同运行机组的最佳分配。

    2023年10期 No.4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网电压的影响分析

    罗日腾;

    光伏发电的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直接影响着配网电压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过电压或潮流波动,在配网建设中需全面重视。研究从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出发搭建算法模型,通过有功潮流和损失关系,分别计算馈线长度和光伏容量对配网电压的影响;并借助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算法的仿真检验,确定位置越近(靠近线路末端或并网点)、容量越大,电压偏差越明显。

    2023年10期 No.40 7-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基于点估计法的配电网最优运行研究

    耿亚男;潘子妍;

    本文从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角度研究了DER机组的优化调度,并研究了DRP对SDS运行的影响。假设该网络由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系统(ESS)提供。优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电力损失成本和非供电成本。考虑到负荷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使用PEM方法作为处理不确定性的显著工具。蚁群优化(ACO)作为一种强大的优化算法,用于最小化目标函数。在PG&E 69总线配电系统上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效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框架可以被视为未来配电网优化运行的有效工具。

    2023年10期 No.4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

    秦岳;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至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对于电力负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于配电网的输送需求逐渐增加使得电力系统变得逐渐复杂,配电网研究也逐渐提上日程。我国开始制定相关配电供电可靠性体系及指标,对配电网的结构及设备还有人员管理等方面正着手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本文介绍了配电网及供电可靠性概念,总结了分类停电原因,根据停电原因分析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提出了对应措施。

    2023年10期 No.4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配电自动化系统远程终端设计与实现

    吴冬;王欢;

    本文介绍了以配电自动化系统(DAS)为代表的远程终端单元(RTU)电路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硬件实现。该设计基于PIC16F877A单片机,并介绍了Orcad软件为RTU设计电路。RTU是一种独立的数据,用于监测状态和报警、事件序列、计数器/脉冲累加器、二进制代码小数和模拟输入。RTU的功能是收集来自工厂的所有数据,将其数字化,并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主站。RTU还接收来自控制中心(主站)的命令,并在变电站执行。

    2023年10期 No.4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基于BAS-BPNN模型的风电机组塔筒倾斜度预测研究

    晋高建;

    风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运维问题也对机组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AS-BPNN模型的预测方法,通过收集塔筒倾斜历史数据,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并采用BAS-BPNN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了滑动窗口技术来处理序列数据,并引入了自适应学习率来提高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风电机组塔筒倾斜情况,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效的风电机组塔筒倾斜预警,为维护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2023年10期 No.40 20-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 基于高渗透率能源的新型储能系统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王灵龙;张璐;

    配电网运行规划问题是一个多样化、不确定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风能-太阳能集群的配电网运行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电源负荷和蓄能两部分。以总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包括网损成本、单位运行成本,并考虑了储能装置约束和需求响应约束等多种约束条件。本文旨在针对不同的风光聚集场景进行规划运行,以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以一年的风能-太阳能输出曲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K平均算法分析,得到了最佳的k值。采用二阶锥规划方法和求解器求解每个典型情景的规划模型,并对聚类得到的每个典型情景进行操作规划分析。以IEEE33系统和当地365d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场景为例,计算周期为24h,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配电网运行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高志野;

    电力负荷预测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运营商提前做好供电计划,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探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能有助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输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的分析与研究

    肖丽佳;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故意的或无心无意地所引起成的线路出现问题故障的状况,其主要是人为破坏线路设备,有意酿造线路故障,窃取线路设备,疏忽工作或由于电力知识薄弱而造成的不明原因的故障。输电线路普遍具有较长路径,线路沿途地形复杂多变,区域跨度大,受环境气候影响大,巡检时间长等特点,因此特别容易就会受到外力的破坏。本文主要通过对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提出有关的解决思路和设计方案构想,通过发展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技术可有效预防减少异物入侵引起的破坏,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

    2023年10期 No.4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基于矩阵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缪悦洲;

    变电站二次系统具有数据量大、故障机理复杂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故障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将矩阵和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故障诊断中,首先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交互逻辑的梳理,基于逻辑节点构建系统状态矩阵和逻辑节点描述模型,其次基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拓扑关联构建系统状态解析式并根据矩阵算法确定故障大致范围,最后将得到的故障大致范围数据编码导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运算,得到高精度的故障定位结果。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进行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高精度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3年10期 No.40 36-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水电厂设备状态监测及预测性维护研究

    粟光明;

    水力发电利用水资源,是最实用的发电选择之一,运营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可以用来提供辅助调频。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最新进展被视为大多数水电站状态监测、早期诊断和最终预测性维护方面升级的基本技术。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在最近开发和运行的水电厂测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它已经能够识别多个故障,并支持工厂操作人员的运行和维护任务。此外,研究表明,提出的关键绩效指标优于传统的多变量过程控制图,如霍特林t2指数。

    2023年10期 No.4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新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黄玮;

    能源短缺、气候变暖是全球都在重点关注的问题,电动汽车因其不产生尾气污染、低噪音、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现在各地区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广电动汽车,然后相对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站的建设却稍显滞后,在时间和空间都随机性较大的电动汽车负荷充电导致了电网功率的随机波动,对供电区域配网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调度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具有稳定供电、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的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新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电站阐释、建设技术、建设难点及解决思路,为电站建设提供帮助的同时促进电站商业运作以及规模化推广。

    2023年10期 No.4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霍永飞;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作为生活的基础性设施条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业中,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应用,社会对于电力资源有着较大应用需求。想要更好的相应国家所提倡的节能减排理念,将更多全新技术技能应用在电力输配电线路中,在改善现今技术发展水平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实现社会的长远化发展。将节能技术应用在电力输配电线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注重对节能降耗技术应用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电路优化配置,同时结合相关容器的应用方法等措施,为电力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实施贡献更多力量。

    2023年10期 No.4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基于现有配网自动化建设体系的配电网站房六氟化硫气体在线监测的研究

    黄亭玉;

    在现有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体系领域,配电网站房六氟化硫(SF_6)气体作为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气体绝缘开关柜(GIS)。SF_6气体在放电过程中的分解会产生各种气体,严重影响高压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因此,对这些气体的监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检测方法仍然不能对SF_6分解气体进行在线监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吸收光谱的SF_6分解气体在线监测方法。在该系统中,通过测量波长的吸收峰值和吸收强度,可以得到各种气体的组成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SF_6分解气体进行高精度的在线监测。

    2023年10期 No.4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基于配网的自愈闭环系统逻辑设计及验证

    杨亚洲;王永雪;严玉廷;杨洋;王洪林;徐佳宁;

    针对配网发生故障后故障处理、定位困难,转供电耗时长,停电面积大的问题,在普洱配电网上设计配网自动化自愈闭环系统。实现故障精准定位并就地隔离,快速恢复上游非故障区域供电,最大限度减小非故障区域停电范围。配电主站系统根据收到的故障信号以及闭锁信号进行故障分析,给出下游复电策略,完成配网自愈。通过主站故障场景模拟及现场试验结果显示,自愈系统故障隔离、定位准确度高,主站故障复电策略及系统隔离开关在不同故障情况下动作响应正确,并且极大地缩短了配网故障处理时间。为配网故障自愈、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52-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供电可靠性管理分析

    赵昱翰;

    配电网的可靠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电力中心可靠性指标(ICPR)和供电网络可靠性指标(ISNR)的发展及其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网络元件的无故障运行会影响不间断供电过程。

    2023年10期 No.40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 中低压电网联合规划分析

    张祥龙;赵昱翰;

    通常低压(LV)和中压(MV)电网是分开规划的,电网规划者定义了限制,将可用电压带划分为不同电压水平的固定范围,然后设计MV网格,以便不违反这些限制。低压电网的规划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假设所有中压连接点的电压等于中压电网的电压极限,这种方法可能会高估对增强电压的需求,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投资。为了分析这种影响,计算了某地区中压电网和所有连接的低压电网因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引起的电网加固的资本支出,如果明确低压电网连接的中压馈线,可以减少成本增加,如果选择性应用,结合MV和LV电网规划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资本支出解决方案。

    2023年10期 No.4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 高压工频绝缘试验电流测量方案的研究

    袁喆;姜泽苗;

    在设计交流工频试验电压源定期评估高压设备绝缘质量时,其任务是测量通过试验对象的电流流量。本文开发了一种新的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用于测试绝缘时流过测试对象的电流。另外,制作了一个实验工业样本,可以测量1mA~320mA范围内的均方根电流值,利用所设计开发的电路,在工频交变正弦电压前提下测试绝缘时,测量流过测试对象的电流,可以实时获得有效值,从而快速监测高压电路中的电流,实现连续监测。这种样品的引入将使得有可能在其基础上创建一些数字测量mA表,使测量交流电能够在高电压测试装置中测试15μF~200μF范围内1mA~1000mA的物体的绝缘性,所得结果可用于高压技术研究工频交变正弦电压绝缘电流测量。

    2023年10期 No.40 63-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储能系统商业模式及峰谷差运行工况的经济性评价研究

    秦帆;刘聪;

    在政策和行业发展的作用下,我国储能系统建设加快,在储能系统建设初期进行经济性评价研究十分必要。对储能系统运行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探讨,根据储能系统运行特点,建立能量守恒式,考虑系统效率逐年衰减因素,求解充放电时长,并选取动态财务评价指标,建立储能系统单位运行和全生命周期运行的财务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峰谷差工况下运行的储能系统开展经济性评价,设置基准收益指标,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面进行峰谷差工况运行的储能系统具备正收益,但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低于基准值,收益不明显。

    2023年10期 No.4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110kV变电站母线结构可靠性研究

    廖凡;

    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110kV变电站开关设备运行情况的母线配置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和蒙特卡罗模拟对可靠性进行了评估。考虑了两种类型的故障模式,即主动故障和被动故障。此外,还考虑了保护装置的运行和装置的功率容量,因为它们会影响变电站的功率流路径。通过以下指标LOLF、 LOLP和ENS比较了变电站中所有母线配置类型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2023年10期 No.4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研究

    王治伟;王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正在大规模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就必须采用新方法对变电站的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效率。本文从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概念的角度出发,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检修评估模型,并设计了一次设备状态评估系统。经过试验验证分析,本文所提出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方法对于提高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2023年10期 No.4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技术与应用

  • 中压供配电在大型桥梁中的应用

    倪鼎成;

    桥梁建设规模的扩大,使传统低压供配电已不能适应现代特大型桥梁长距离分散性用电要求。本文以中压供配电系统作为切入点,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充分论证中压供配电在现代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可行性。重点研究中压供配电系统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明确具体的实施路径及注意事项。推动供配电运行质量与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升,为供配电系统营造良好运行环境,为桥梁工程现场施工活动开展提供明确指导。

    2023年10期 No.4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孙道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电力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论文旨在设计与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电力物资的管理效率和可靠性。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定位跟踪、故障预测和自动化控制等功能,有效地管理电力物资并优化其利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架构、功能实现以及性能评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3年10期 No.4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自动化机房管控调度系统研究

    张文骏;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需处理的业务也随之增加,调度自动化机房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其管理和运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为了提高调度自动化机房软硬件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化技术的自动化机房管控调度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时监控机房环境,以3D建模直观展示各处环境量;(2)按用户制定的计划,全面机器代人巡视软硬件设备;(3)自动收集运行情况,生成报表和告警,实现故障自动切换;(4)智能布控,通过工作票管理机房内作业;(5)应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高危行为。通过与国内现有技术的对比分析和现场部署应用,验证了本系统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2023年10期 No.4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永磁电机应用于电动滚筒洗衣机的技术研究

    王俊琦;

    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大、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同时,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拓宽了永磁电机应用场景,使其发展为滚筒洗衣机驱动电机的主流选择。本文针对滚筒洗衣机的两大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洗衣机工况进行分析论证,设计出了有效的弱磁扩速与振动噪声抑制方案。

    2023年10期 No.4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3S技术在高海拔地区换流站规划选址中的应用

    黄伟杰;孙孟昊;许玉凤;雷红霞;王凯;

    为减轻高海拔地区换流站规划选址外业工作量,缓解高原环境对选址外业踏勘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辅助换流站规划选址的方法,以高清三维实景模型和多源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在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可视化,依托平台辅助站区地理条件确认和经济技术指标定量计算。工程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利于开展方案比选,提高高海拔地区换流站规划选址的可靠性和效率。

    2023年10期 No.4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10kV中压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技术

    喻曹庆;

    探讨了一种针对10kV中压配电网谐波电流的柔性抑制技术,该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供电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中压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电子设备交流电源,导致谐波电流的产生和传输,从而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电力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采用传统的无源滤波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治理,但是这种措施会使系统损耗增加、功率因数降低以及电能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抑制谐波电流,已成为当前中压配电网研究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2023年10期 No.4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浅谈智能化技术提升光伏电站运维工作安全管控水平

    王锋;

    在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今天,如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加强环境保护、提升能源节约效果,则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各个行业进步的必然选择。光伏电站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比传统的火力发电更具环保价值,加强光伏电站运维安全管控,可谓是势在必行。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光伏电站和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对智能化技术提升光伏电站运维工作安全管控水平的具体举措进行深入研究。

    2023年10期 No.4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变电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陈淼;

    在电力产业发展过程中,其运行阶段会不断增加各种设备的使用量,同时也在逐步改善设备运行功能和效率等,这样一来也增加了设备故障检修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在变电检修过程中推广利用红外检测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保障变电检修质量。

    2023年10期 No.4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及预测方法探究

    周思源;袁莉;

    本文主要探究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及预测方法。首先,介绍了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机理和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实际影响。接着,介绍了气象预测模型和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探讨了两者结合的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预测方法的应用,以及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管理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电力系统的负荷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No.40 103-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探究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关淇中;

    随着我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对电网规划设计和评审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相关人员快速、直观了解电网规划设计内容,可以引入数字化电网技术,实现电网规划设计的优化。文章从电网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入手,讨论了几种电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又对数字化电网平台的整体架构、数据设计、配电站规划选址模型以及电网数字化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应用实例阐述规划设计方法,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No.4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 园区风光储系统的储能容量优化及运行调控策略研究

    姜杰;付申杰;漆晓凤;张旭;王冬琳;

    本文基于园区风光储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梯级利用和风光协同两个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在运行调控策略方面,分析了基于能量管理和基于市场运营的两种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与对比,结果显示两种储能容量优化模型都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稳定性。而在运行调控策略方面,基于能量管理的模型和基于市场运营的模型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运行环境和目标。园区风光储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集成方案,其储能容量优化和运行调控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微电网储能的离散逻辑与优化调度控制

    丁明耀;李龙;

    微电网通常由基于离散逻辑控制的内燃机动力发电机组供电,如果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新兴的储能装置接入微电网可以作为储备系统,并增加微电网的光伏发电能力,显著降低燃油消耗。离散逻辑控制(DLC)根据净负荷和发电机运行时间等参数确定资源调度,优化调度控制(ODC)可以通过基于负荷和发电预测的优化调度来改进微电网调度策略。本文首先讨论了储能系统对微电网采用太阳能发电的影响。其次,将储能装置添加到典型的离散控制决策树中,分析其影响。最后,基于实际微电网的负载数据,比较了使用新的离散控制和优化调度策略下储能、太阳能发电带来的燃料节约效果。这些结果揭示了储能对微电网燃料消耗的潜在影响,并为复合资源微电网管理选择合适的控制架构提供了指导。

    2023年10期 No.40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变电运维工作中的隐患风险与应对技术研究

    胡港国;

    当前我国在电力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变电运维工作时,要注重提高变电运维的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为了进一步提升变电运维质量和水平,相关人员需要了解当前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变电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

    2023年10期 No.40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 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低压配电网网格规划

    梁尚达;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已经开始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形成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并网模式。研究以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为例,分析光伏接入时低压配电网网格规划中的注意事项。针对电压波动、谐波问题等,展开科学防护和处理,从而全面改善新能源并网质量,提升低压配电网运营效益。

    2023年10期 No.4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海洋石油平台海底电缆振荡波等效耐压技术应用

    苏保中;

    目前海上平台主流的海缆检测试验方式为串联谐振耐压技术,传统的串联谐振耐压对电缆绝缘状态的判断仅仅是合格与不合格,同时对于一些较为轻微的缺陷,传统耐压试验会使绝缘发生恶化,且对局部缺陷不能定位。此外对于中长海缆的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所需功率大,动辄上百千瓦,设备体积庞大,重量达吨级以上,对试验空间要求高,无法在仅有狭小空间的海上平台上进行耐压试验。同时串联谐振耐压试验中产生的谐振波会严重影响平台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使用振荡波等效耐压技术进行海上石油平台海缆检测试验的成功案例。

    2023年10期 No.40 123-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 输变电工程中内悬浮外拉线组立钢管塔的安全施工技术研究

    余声;

    输变电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而钢管塔作为输变电工程中常用的支撑结构,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备受关注。内悬浮外拉线组立钢管塔作为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施工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内悬浮外拉线组立钢管塔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向从事输变电工程的人员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以协助其提升施工质量并确保安全。首先,本文介绍了内悬浮外拉线组立钢管塔的结构特点及相关规范标准。其次,针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培训、现场勘测、清理工作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内容。接着,本文详细讲解了内悬浮外拉线组立钢管塔的组装与吊装的技术和安全注意事项。最后,本文对内悬浮外拉线组立钢管塔的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23年10期 No.40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 新一代电力系统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

    王树志;

    智能变电站的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采用先进的智能技术和相应的智能设备来实现其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提高其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智能变电站的作用。

    2023年10期 No.40 129-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 混合分布式光伏及需求负荷预测研究

    万童;

    本文描述了“自上而下”光伏发电预测系统的开发,以及如何将其与包含天气信息的负荷预测系统集成。这两个系统都依赖于准确的天气预报,关于效用变量的信息,以及日常和季节因素。负荷预测系统提供的日前预测误差平均约为2%,光伏发电量预测误差在5%以内。总的来说,我们发现如果负荷预测系统与光伏发电预测系统包含相同的天气和光伏预测因子,那么它就隐含了光伏发电在固定部署期间的发电量,并且单独的光伏发电量预测可能是无效的。然而,对于在快速部署额外光伏发电期间渗透率较高的情况,明确纳入光伏发电预测以避免负荷预测退化可能变得十分重要。这种方法可以让电力公司运营商更好地处理迅速增长的DPV发电渗透率。

    2023年10期 No.40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设计实现及运维安全维护分析

    殷帆;

    随着智能电网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国电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在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水平,人们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而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运行则是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的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

    2023年10期 No.40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输电线路管理的新方法

    柴彬;焦柏霖;

    本文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输电线路管理的新方法。传统的输电线路管理方法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测性维护、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和定位、能量管理和优化以及自动化运维等方面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展示了这些新方法在提高线路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提高电网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140-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分析

    刘勇平;

    电气设计是光伏电站设计关注重点内容,强调通过合理设计的方式,保证电气系统以及逆变器等部分设计合理性,确保光伏电站整体运行能够达到理想状态,以便更好的完成对相关清洁能源的生产。文章将通过对光伏并网系统相关内容的介绍,对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相关内容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提高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水平,实现理想化电气设计及其应用模式。

    2023年10期 No.40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 基于无人机航拍摄影的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巡检方法

    李智强;

    由于变电站面积大且运行环境复杂,导致传统巡检方法的效率较低,无法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提出基于无人机航拍摄影的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巡检方法。规划一条可以巡检所有目标点的最优无人机巡检路径,控制无人机按照规划路径自动采集变电站运行环境的航拍影像,识别影像中缺陷进行变电站电力故障的检测,实现变电站运行环境的智能巡检。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追踪巡检输电线路时,每条线路的平均巡检时间为29.14s,有效克服了变电站巡检速度过慢的问题。

    2023年10期 No.40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分析

    冯金帅;刘杰;

    电力相关企业正在逐渐把建设重点放到建设配电网方面,而配电网规划对于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需要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开展深入研究和分析,作为评估程序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并且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指标系统,配电网规划成效分析则可以为其提供依据。并且,它的真实性与数据有效性对配电系统评估也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放线施工技术

    闫雯靓;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因此,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实地观察、文献调研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实地观察中,深入了解了架空输电线路的放线施工过程,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施工人员缺乏经验、设备不够先进等。通过文献调研,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放线施工技术,如绳索吊装、单点吊装等。研究结果表明,绳索吊装技术相对于单点吊装技术来说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但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023年10期 No.40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基于红外图像识别的泵站电气设备故障诊断

    张韬;

    为了提高泵站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识别的泵站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图像增强算法对电气设备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可以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红外图像,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诊断,诊断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泵站电气设备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出现了2次误诊断,诊断精度高达96.23%,验证了所提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2023年10期 No.40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工程中的施工探析

    丘飞龙;

    经济快速发展,对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工程施工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确保供配电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工程实际作用,本文以马銮湾新城孚中央北安置房项目供配电设施工程为例,切实分析供配电设施施工工程主要流程,规范电力管沟施工、电缆井施工、电力顶管施工工程、电缆敷设工程等。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同时减少成本消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 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二次安全措施分析

    殷永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协同作用,中国的变电站建设正在逐步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变电站的潜力,提升控制水平,必须采用单一的规范格式,并对设备进行正确的规划。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中运维检修二次安全措施。智能变电站可通过与计算机软件相融合,实现更精准的成本控制,从而提升其可控性。

    2023年10期 No.40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 电网调度运行中的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田志强;

    电力调度是电力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出现任何细小的异常和故障都会对电力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社会的生产发展、电力供给等方面产生影响。为了保障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能够不受到任何影响,就必须对电网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处理。

    2023年10期 No.40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配电电缆施工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王文波;

    随着社会对电能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供电压力上升,对电力系统供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电缆施工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影响着电力运输的安全性、高效性。基于此,本文分析的配电电缆施工在电力工业中运用中的使用准备及相关技术,以期促进电力工业有效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应用于电力营销中的重要性分析

    王亚;

    电力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代电力企业必须关注如何实现电力营销的高效性、精准性和便捷性。如果需要将这些信息从集中器中提取出来时,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在当前环境下,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已经开始在营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力营销和远程用电检查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实现理想化的电力营销模式,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PLC在电气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与关键技术分析

    杨富跃;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与价值均有明显的提升,其中PLC技术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控制技术。基于PLC技术引入到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当中,能够促使电气系统以及电气设备的操作流程得到简化,从而进一步的控制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成本,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效益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了PLC技术在电气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2023年10期 No.40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产品与解决方案

  • 6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热态冲洗分析

    郭永录;李祎;

    本文对6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热态冲洗机制及条件要求加以分析,针对以往空冷凝汽器热态冲洗不彻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全自动清洗机器人自随动柔性拖链装置,由全自动机器人带动自随动柔性拖链装置运行,通过转变其运行方式完善对机组空冷岛散热翅片的冲洗。结合该装置的实践效果来看,对提升电厂空冷岛散热翅片清洗自动化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起到良好的改造效果。

    2023年10期 No.40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10kV配网线路长期合环风险辨识及检测方法

    熊吟龙;曾晓丹;彭程;张文骏;

    现阶段,国内配电网普遍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模式,合环转供电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常用方法。本文针对长期合环情况下的电网风险进行辨识,并提出一种基于单线图拓扑模型的配网线路长期合环检测方法,对实现合环风险闭环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 变压器绕组故障模拟及故障诊断技术

    黄凤洁;

    文中首先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变压器的仿真模型,经验证该模型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与实体设备参数的误差较小,可用于故障模拟和诊断。随后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了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和松动故障,并对故障展开了仿真分析。考虑到绕组各类故障的加速度幅值变化较为显示,本文引入了振动增量阈值的概念,通过判断故障特征值落在哪个阈值内,诊断出所属故障类型。

    2023年10期 No.40 184-18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 基于热像检测的变压器预测维修

    姜小斐;钟世亮;

    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该装置的可靠和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变压器的寿命评估及其检修计划对于电力的有效输配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图像对变压器进行在线预测维修的方法,比较了四种变压器热图像热点检测的分割方法。在本文研究的四种算法中,改进的Kmeans算法提供了最好的分割性能。

    2023年10期 No.40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 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设计技术分析

    孙淑庆;罗洋;尹李健;蔡雨朋;乔玉龙;

    高压开关是重要的电气设备,加强高压开关机械特性的测试,对于保证高压开关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进行了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系统结构及原理,并且对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装置中的触头模拟动作器、逻辑控制器等关键电路设计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相关应用情况,对于提高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设计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

    2023年10期 No.40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 基于太阳能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应栋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太阳能的光伏发电系统,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研究采用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组件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系统的转换效率也受到组件质量、阴影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本研究还探讨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策略,包括适当调整组件角度、增加组串数量、采用优质组件等。最终,本研究得出结论:基于太阳能的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可行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但其性能和效益需要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来实现最大化。本研究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和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期 No.40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 人工智能辅助的变电站作业立体防控系统设计与评估

    贺威;

    当前,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作业是最为危险的操作之一,需要严格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员工的安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设计一种系统化、智能化的变电站作业立体防控系统,对整个作业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作业安全性。本文以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变电站作业立体防控系统的设计与评估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评估和分析。

    2023年10期 No.40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 一起变压器低压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分析

    叶芳;朱旻哲;

    介绍了一起110kV变压器短路故障,结合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单相低电压空载、变比、绕组直流电阻、解体检查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最后给出相关对策及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2023年10期 No.40 199-20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 基于AI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伏电站智能巡检研究应用

    海文斌;

    随着光伏发电的迅速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主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光伏电站位于户外,遭受自然环境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设备故障率较高,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本文基于AI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伏电站智能巡检的研究应用,旨在使光伏电站的运行更加高效,减少其维护所需的成本。首先,本文探讨了光伏电站智能巡检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接着,阐述了AI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基于该技术的光伏电站智能巡检方案,设计了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3年10期 No.40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电力市场环境下燃气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报价策略探究

    陆培宇;

    开展热电联产的燃气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报价策略进行探究,以边际成本定价原则,以机组毛利作为收益分析目标,根据机组在不同负荷率下热耗率的变化情况,探究气价、电价以及供热价对电厂毛利的影响。同时,考虑机组运行时长对边际收益的影响。通过一个计算实例,分析得出适应于该实例机组的电价、供热价格定价策略,提出在调峰运行、连运等不同工况下电价、供热价的定价参考。

    2023年10期 No.40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配网线路的自适应方向调整

    李化欣;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了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配网线路作为智能电网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自适应调整以适应未来电力系统需求和变化。本文综合分析智能电网和配网线路特点,探讨了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配网线路的自适应调整技术及其影响。同时,讨论了实施自适应调整面临的挑战与展望。研究表明,通过负载管理、供电可靠性增强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等技术,配网线路的自适应调整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然而,技术挑战、经济与政策问题仍是实施的关键难题。因此,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这些问题,推动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配网线路自适应调整的实施与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 利用智能电表数据进行窃电检测

    范怡然;

    窃电是电力公司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智能电表的出现,收集家庭能源消耗数据的频率增加了,这使得先进的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本文提出一种与温度相关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智能电表数据和配电变压器的数据来检测某个地区的窃电情况。该模型针对不同数量的电力盗窃以及不同类型的电路近似进行了测试,可用于实际应用。

    2023年10期 No.40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 基于阻抗匹配原理的继电保护控制策略研究

    董承阳;

    为了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需求,近些年国内各地陆续建成了三端及多端输电系统。改造传统两端输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策略,基于阻抗匹配原理设计出全新的控制策略,尝试把其推广到三端及多端输电系统运行领域,规划出契合广域输电系统运行特点的继电保护控制策略、实施流程。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阻抗匹配原理形成的继电保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能准确判定输电故障,且算法有整定方法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识别灵敏度较高等优势,可以在输电管理领域推广应用。

    2023年10期 No.40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应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标准化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

    杨毅;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作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稳控装置现场标准化测试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稳定控制的调试手段单一,检测装置功能不足,现有开环试验方式对复杂的失效时间序列的仿真能力不足,以及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稳定控制方案。本文给出了一个稳定控制系统标准化现场测试的解决方法,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技术如信息交互、标准化接口和平台的实施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构建RTDS的在线模拟实验平台,对所提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实验检验,从而快速、便捷地完成对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全方位、规范化检查。

    2023年10期 No.40 216-21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 10kV高可靠性配电室保护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梁涛;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能,并且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10kV高可靠性配电室进馈线单元保护装置性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对比,提出配备光纤纵差保护的断路器替代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希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站点的保护配置提供借鉴。

    2023年10期 No.40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 低压开关柜高温局部放电试验

    叶彬;

    当外加电压的时间特性变为非正弦时,固体绝缘材料的导电能力和绝缘性能发生变化。例如,一个额外的应力通过反射电压波出现,这些变化的操作条件导致局部放电(PD)过程和绝缘保护损坏。因此,必须重新考虑低压开关设备的局部放电试验。本文提出了两种基本布置方式,反映了实体保温结构的典型设计实例,这些测试使得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计算局部放电起始条件,并且完成局部放电测量结果的比较。交流电压源为局部放电测量提供正弦测试电压,与温度相关的PD特性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参数进行比较。室温和最高工作温度的升高温度被规定为局部放电的测试条件。通过对局部放电测量结果的解释,提出了低压开关设备的测试程序和测试参数。测试用例的局部放电测量和仿真结果为局部放电特性的极限值提供了假设。因此,一个低压开关设备局部放电测试程序可用于广泛的局部放电测试当中。

    2023年10期 No.40 223-225+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经济与管理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策略

    唐仁杰;刘星志;罗丹;

    文章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再对此类工程线损成因加以了解的同时,结合实际对实现线损问题有效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提高相关工程的线损管理水平,从而为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年10期 No.40 226-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重庆市电源发展方向思考

    王鹏;陈静;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对重庆市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进行预测,并结合市内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分析各类电源发展潜力,提出关于重庆市电源发展方向的思考。

    2023年10期 No.40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及运用分析

    黄晓丽;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力系统不断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导致公众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电力公司在生产管理中间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力生产事故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生产事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控制和预测。安全是企业能够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的前提。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简要论述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效能。

    2023年10期 No.40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 探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与措施

    金海坤;谢巧飞;

    众所周知,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能帮助,电能想要正常、有序供应,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非常关键,但是现如今电力系统有较强复杂性,技术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加大力度。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够在进一步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水平等多个方面起到一些帮助。

    2023年10期 No.40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分析电价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毕士凡;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往往会受到各项政策条例的影响,这就应分析研究电价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使得电价政策制度背景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分析可以顺利开展。本文将针对电价政策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加以分析,概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电价政策制度背景入手阐述电价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增强电价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他政策之间结合力度,满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综合调控要求。

    2023年10期 No.40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陈思龙;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线损作为一个严重影响电力公司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首先,针对技术损耗,可以通过优化电力设备和网络来降低能量损失。其次,提高电力传输效率也是降低线损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优化电力传输线路和安装电力质量监测设备来实现。针对非技术损耗,需要加强对电力盗窃和非法接线的打击,包括加强巡检和检测手段,并制定严厉的法律和处罚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线损,提高电力公司的运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3年10期 No.40 241-243+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电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关键技术研究

    邵梦虞;肖莹;

    电网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对电网工程的管理控制,才能确保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电网工程时至今日仍然存在造价管控方面的问题,未能实现造价动态管控的相关目标。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电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电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2023年10期 No.40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电网工程物资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探析

    黄仁辉;孙浩;

    电网工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网工程物资管理则是确保电网工程建设和运维检修的关键环节和物资基础。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电网工程物资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在物资需求、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柔性与韧性等方面存在短板。同时,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云物移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传统的电网工程物资管理理念与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管理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对电网工程物资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策略以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2023年10期 No.40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田笑;王瑞武;

    本文将针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予以研究,合理应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了解电力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对电力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际应用加以分析,推进电力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良性有效开展。

    2023年10期 No.40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基于双碳理念的电网工程项目后评价系统构建探讨

    诸德律;仓敏;肖莹;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双碳理念的电网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后评价指标架构、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双碳理念的电网工程项目后评价系统构建的具体方案,包括评价诊断功能、监测预警功能以及决策支撑功能。

    2023年10期 No.40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配电线路中的故障及配电运检管理策略研究

    张璐;胡斌华;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线路建设数量和范围在逐渐地增加,但是在配电系统运行时,会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诸多的故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配电线路运行特点选择科学的运检管理方案,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快速消除在配电线路中存在的各项故障,更新原有的配电运检管理方案,使整体工作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23年10期 No.40 256-25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模式探讨

    诸德律;肖莹;仓敏;

    本文就根据实际情况,在简单介绍BIM技术与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上,对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2023年10期 No.40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融合人防和技防的“双防”省级电网调度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郑凯文;李红磊;姚刚;吴亮;陈锐;顾业锐;

    针对现代工业生产中调度指挥易出现人为误操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双防”调度管理体系,旨在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发生。首先,论文介绍了调度指挥的现状,分析了人为误操作的原因和危害,然后提出了构建“人防”+“技防”调度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人防”+“技防”的工作机制。接着构建防误操作对策,一是培养配调员的安全胜任能力,二是建立“防人为误操作”和“防系统故障”两个管理体系。最后,阐述如何实施“人防”+“技防”的防误操作工作机制。据某电网2022年实施成果表明,建立“人防”+“技防调度管理体系能有效减少人为误操作。

    2023年10期 No.40 261-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 基于大数据与物联网的电力计量业务管控工具

    冯儒;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在电能计量上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和问题,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损失。现在,因为大数据技术在持续地改进和完善,基于大数据与物联网的电力计量检查已经变成了一种发展方向,这将会极大地提高电力计量检查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电力计量业务管控工具,可以指导实际工作,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市场经济背景下优化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助力电网企业提质增效

    陈佳蔚;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逐步提升管理策略水平,电力企业也逐步适应这种变化趋势。文章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延伸,分析如何优化营销管理策略,助力电网企业提质增效,推动电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分析

    李磊;

    对于任何一个电力施工项目来说,其首要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盈利空间,为此就必须要不断地压缩成本,目前市场逐渐趋于透明,任何一个电力施工项目在寻找承包商和代理商的时候,几乎已经很难进行交易价格的压缩,所以对于电力施工项目来说,目前需要在工程的造价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严格的把控前期的造价和预算精准度,保证以前期的造价管理,作为后期资金投入及工程进展的监督依据。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查阅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分析该项目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存在着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监督方面的问题。针对项目实际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完善造价管理体制、更新造价管理模式和加强造价管理监督力度,还需要积极使用具有经济效益的新型电力材料。

    2023年10期 No.40 273-275+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基于信息系统的电力营销数据去重管理方法研究

    吴昊天;

    针对电力营销数据去重管理中重复数据检测准确率和去重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去重管理方法。将电力营销时间序列划分为若干子空间,分别计算每个子空间频率分布密度和熵值,利用信息熵确定各个子空间的聚类中心。对经过降维处理的电力营销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获取相应的包装器,进而识别出有效的电力营销数据,并运用相似度函数来判断数据是否存在重复,从而实现对电力营销数据的去重管理。根据电力营销信息和用户行为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结合电力营销信息与客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电力营销信息与用户行为之间关系矩阵,将该关系矩阵应用于电力营销数据的去重过程中。据实验结果所示,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重复数据检测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准确性和去重率,这表明该方法在去重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2023年10期 No.40 276-278+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220kV输电线路跨越营运高铁夜间架线施工安全管理探究

    程拥军;

    输电线路跨越铁路,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单单需要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和设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参与,还需要项目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多方参与。尤其是在跨越高铁这种特殊作业中,由于作业点较多且地点分散,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以某220kV输电线路跨越营运高铁施工为例,对输电线路跨越铁路架线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实际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了220kV输电线路跨越营运高铁夜间架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类似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No.40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 电网与低碳规划相结合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娟;龙德全;贾湘豫;

    对目前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通过对某个城市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与低碳规划相结合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并通过智能化的调度算法实现能源的优化分配,从而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成本。实验结果表明,电网与低碳规划相结合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城市实现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理,促进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283-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 低碳背景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探讨

    刘层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工业建设的持续性发展,在国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更加的严峻,这也让社会各界开始对推动国家不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高度的关注。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和谐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方向,更是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发展与循环的重要环节。而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理念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形势,其对于提升我国不同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生命旺盛力和可持续发展活力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正处于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中,而如何能够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响应国家提出的低碳发展号召,也成为了许多电力企业在前行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尤其是考虑到电力企业作为我国能源战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强其经济业务管理的模式更显得意义重大,因此,必须要从源头上解决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型污染问题以及排放问题,帮助电力企业排除挡在工作面前的挑战和困扰。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且就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023年10期 No.40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信息化背景下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史延锟;

    为降低电力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系数,将信息化作为研究背景,以10kV电力配网工程为例,设计全新的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在施工前,按照规范部署作业现场,安装配网施工防雷设施,及时更改或调整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以避免布置的线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安全隐患;将所有的配电网络划分为不同的供电区域,合理布置配网工程电力管线,根据电力管线的数量、不同管线之间的设计距离,设计电网的综合布局,规范电网网架结构;利用BIM技术,集成工程信息、节点数据与属性条件,构建4D施工模型,通过对施工空间的冲突管理,完成安全管理技术的设计。以某地区10kV电力配网工程为例,设计实例应用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配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系数。

    2023年10期 No.40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电网信息化运维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向聪;张潺;杨莹;王冰洁;王磊;陆思羽;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网信息化运维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本文针对电网信息化运维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首先,介绍了电网信息化运维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阐述了电网信息化运维的概念及重要性,指出了电网信息化运维在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运维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探讨了电网信息化运维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并结合案例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在电网信息化运维中的应用。最后,从电网信息化运维的关键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电力企业实现电网信息化运维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3年10期 No.40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基于AHP-FCEM的配网建设项目施工多维管理效果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曾滔胜;

    为了评价配网建设项目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绿色施工方面的综合管理效果,研究过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AHP-FCEM量化评价模型,设置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结合工程项目对该模型的应用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检验。结果显示,该设计模型能够达到量化评价的目的。

    2023年10期 No.40 296-298+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基于ERP系统的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

    谌航;

    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物资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ERP系统的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并探讨了如何利用ERP系统来优化电力企业的物资合同管理。首先,本文介绍了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现有的研究状况。接着,阐述了ERP系统的概念、特点和优势,并指出了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ERP系统在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中的应用。其次,对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和合同归档与监督环节。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ERP系统的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实现方案,旨在为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提供借鉴。

    2023年10期 No.40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融合碳交易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及交易模式思考

    刘思宇;肖雅;陈经纬;欧阳蔚琦;高莉红;

    随着我国的双碳目标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及模式进行优化,结合融合碳交易来完善交易体系。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阐述,分析“碳交易”类型,介绍融合碳交易的电力市场模式及交易机制设计内容及区块链交易机制设计内容,使电力市场的交易体系运行更加稳定,以满足我国的发展需求。

    2023年10期 No.40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考虑线性区大小的电流互感器饱和识别方法研究

    刘义;

    本文分析了区外和区内故障时差流的波形特征,指出区外故障时差流出现时刻与故障发生时刻不同步是由于CT传变存在线性区导致的,从而考虑利用线性区大小作为转换性故障时开放保护的判据。通过对CT的等效电路进行分析,得到励磁电流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同时给励磁电流设定一个阈值,当励磁电流超过该阈值时,判断CT进入饱和,根据饱和时刻与故障时刻的差值实现了线性区大小的量化。最后结合时差法,引入一个与线性区大小相关的门槛值辅助判据,在保护闭锁期间对系统进行监测,当发生区外转区内故障时解除闭锁信号,快速开放保护。基于PSCAD/EMTC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判据的有效性。

    2023年10期 No.40 305-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技术与交流

  • 基于MATLAB的并联Buck均流仿真

    张莹文;

    Buck是电源设计中常见的拓扑结构,使用多个Buck模块并联供电时会存在均流问题。本文基于MATLAB设计一款并联Buck变换器,并基于串电阻法和平均电流法两种均流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提出并联电源模块的均流问题并对并联Buck变换器及均流控制策略进行简介,然后基于MATLAB搭建并联Buck电源模块的仿真模型,分别就串电阻法和平均电流法两种均流策略对并联Buck模块进行均流控制仿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并联Buck采用平均电流法时其均流效果更好。

    2023年10期 No.40 30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

    陈球武;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中,对变电站、配电网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和遥控,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配置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系统的性能和效益。基于此,本文对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和运行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该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基础。

    2023年10期 No.40 313-315+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基于改进MOBPSO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静态重构及算例分析

    刘伟鹏;曾晓梅;孙洋;左嘉杰;

    为了提高主动配电网的运行质量,研究过程针对网损最低、负荷均衡度最优、电压偏移指数最低三个影响电网运行的重要管理目标,建立了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其主要优化内容为粒子群编码方式、算法的关键参数和粒子群的更新策略。再基于涵盖33个节点的配电网络,分别开展单目标静态重构和多目标静态重构对比试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改进前后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能够一次性完成多种重构方案的电网运行质量计算,与改进前相比,其迭代效率和寻优稳定性都更好。

    2023年10期 No.40 316-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分布式储能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和对策

    漆晓凤;杨君艺;付申杰;李晴;斯马依力江·木萨汗;

    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储能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和对策。首先分析分布式储能对电能质量、网损和配电网实时监控的影响机理和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分布式储能能够改善电能质量、减少网损并提高配电网的实时监控能力。本研究为分布式储能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推动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基于配电自动化故障管理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

    陈东临;

    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可以提高配电网管理效率,是配电网扩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关乎配电网规划效果。但是当前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无法满足配电自动化故障管理要求。因此,针对配电网自动化故障管理的配电网扩展规划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故障管理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安全、高效地进行配电自动化故障管理。

    2023年10期 No.40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城区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技术运用研究

    黄先敏;

    探讨城区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技术的应用,认识到此技术应用价值,通过系统组成、现存问题、仿真分析了解该技术应用现状,并在最后提出应用建议,以期能够为城区配电网接地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10期 No.40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无线电导航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熊国华;

    在交流电气化铁路大规模发展建设的大环境下,电气化高速铁路、机场无障碍换乘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无线电导航台站等电磁敏感设施的干扰影响日渐突出,成为电气化高速铁路进入机场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在铁路建设的前期做好电磁兼容分析研究,对线路方案设计和论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结合新建长沙至赣州铁路工程引入长沙黄花机场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电气化铁路与机场无方向信标导航台等无线电导航台站的电磁兼容分析研究方法,从而为铁路选线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提供技术依据。

    2023年10期 No.40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 基于无线同步电流法工作原理的避雷器带电检测方法

    洪卫东;沈谢林;彭炜文;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运维检修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避雷器带电检测操作出发,分析电流测试线不足、无法三相同时测量等关键问题,通过研发无线同步电流测量模块,根据方案实现电流测试线无线化,达到减少带电试验工作量,解决避雷器相间距离过大无法实现三相同时测量的现状。

    2023年10期 No.40 33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一种电气化铁路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及工程验证

    刘杰;蔡俊锋;芦未末;

    为了提高列车过分相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晶闸管作为电子开关的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析了其系统结构和功能原理。依托重载铁路开展了工程示范,通过工程试验获得了列车过分相的试验结果,表明列车过分相断电时间得到有效缩减,并进一步分析了地面自动过分相对列车过分相性能的积极影响,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列车长大坡道能力以及运行安全。

    2023年10期 No.40 336-337+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 低压整流设备对电流互感器失准的影响分析

    卢丽鹏;付佳佳;茹建涛;

    某些大型加热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装置”将交流电半波整流后使用,造成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计量失准,少计电量。本文主要从低压整流设备对电磁式互感器计量准确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抗直流分量DBI互感器在该情况下的计量准确性进行分析比对,为存在低压整流设备使用情况下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分析提供技术指导。

    2023年10期 No.40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基于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及其维护措施探讨

    袁振华;李彬;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已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社会大众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对电量的要求逐渐增加,所以我国电力工程当中近几年井喷式增长,电气工程不断发展的同时,继电保护设备是电气系统的主要设备。这一装置的运行状况,对于整个电气工程能否平稳运行,将起到决定作用。若这种装置在工作时存在使用不当或者安装不到位等情况,就会给整个电气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将主要围绕电气工程继电保护装置这一研究对象,对电气工程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探究电气工程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检修策略。

    2023年10期 No.40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 电气工程中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分析

    李彬;袁振华;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电气已经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就电气系统而言,继电保护装置为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所以电气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况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电气设备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多,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技术以及其维护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电气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系统的重要部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在工作时会发生故障,整个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强化继电保护检修工作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电气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展开了深入探讨。

    2023年10期 No.40 34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电气防爆设计研究

    汤森垲;张科;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垃圾的处置,垃圾焚烧发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然而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电气防爆设计往往是设计过程中不容易被重视的一部分,然而防爆设计关乎垃圾电厂的安全运行,对工程造价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电气防爆设计工作,对于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2023年10期 No.40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藏区联网线路激光扫描作业线路规划分析

    蒋茂;

    本文针对藏区联网线路激光扫描作业的线路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概述了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和在线路规划中的应用。接着,探讨了藏区联网线路激光扫描作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包括地理环境与复杂地形的考量,以及藏区联网线路的规模和分布。然后,重点讨论了线路规划与优化的关键内容,包括数据收集与处理流程,线路规划算法与模型,以及资源优化与效益评估。最后,着重介绍了线路管理与监控的策略和系统,包括线路优化与调整策略,线路管理与监控系统的建立。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为藏区联网线路激光扫描作业的线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2023年10期 No.40 35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基于区块链的能源计量数据平台设计

    赵磊;

    随着电力系统中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日趋复杂的系统运行方式给电力系统数据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电力计量智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密码学和分布式存储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本文深度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特点与计量数据管理需求的匹配度,指出了区块链在电力计量数据管理方面具备的优势。本文设计了面向电力计量行业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智慧管理平台,阐述了数据服务标准化接口设计,同时列举智慧数据的应用场景,为电力计量智慧数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3年10期 No.40 354-358+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 某换流站阀冷却系统保安过滤器滤芯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彭清;刘先文;黄晨;张超峰;唐恒蔚;李恒;

    针对换流站阀外水冷系统频繁报“高压泵进水压力低报警”问题,结合对滤芯材料的解剖结果,对加药情况、运行工况等进行分析,确定了导致高压泵进水压力报警的主要原因为碳滤部分清洗不充分,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同时针对滤芯易变形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高强度可拆卸保安过滤器滤芯,加强了结构强度,不易发生滤芯结构损伤,有效提升了滤芯的使用寿命,改善了阀冷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工况。

    2023年10期 No.40 359-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 一起外水冷故障引起阀组闭锁的事件分析

    张天华;徐澳;李恒;彭清;唐恒蔚;王应坤;

    换流阀运行时,阀体会通过大电流产生高温,阀水冷系统作为对阀主体及各个元器件冷却的主要系统,外水冷系统主要用于冷却换流阀中内冷却循环水,外水冷控制结构复杂,其工作可靠性、冷却效果直接关系换流阀能否稳定运行。本文对外水冷系统的典型配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叙述了一起由于外水冷系统故障而导致的阀组闭锁事件,为提高外水冷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No.40 364-36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 基于光电转换的通信电源干接点信号传输监控系统

    宋子锋;

    自动化干接点监控系统在广东地区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变电站。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某些变电站通信机房至主控室的电缆敷设路径过长,给施工带来了困难;同时,当通信电源的监控电路板存在绝缘问题时,可能导致110V直流回路的电压接地故障,告警信号无法触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干接点监控系统,其利用光纤线路代替电缆,规避电缆通道存在的直流接地风险,实现电源干接点与公用测控屏遥信开入端子告警信息之间的安全、可靠传递。

    2023年10期 No.40 368-370+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电力与通信系统相互作用的可靠性分析

    周颖;

    在集成进一步的分布式发电机组和优化当前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智能应用(如发电侧管理)代表了传统电网加固和扩建的一种经济高效的替代方案。然而,这些智能应用程序的功能往往取决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因此,随着此类应用的广泛安装,特别是在电力系统可靠性领域,电力系统和ICT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评估部分依赖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的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考虑各种其他方面。因此,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特别关注与ICT系统的交互、智能应用、电力需求和注入的时间依赖性以及电力系统可靠性计算的故障率。研究结果强调了其对依赖ICT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好处。

    2023年10期 No.40 37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变压器故障解决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陈洁韬;

    本文在阐述变压器故障保护的重要性基础上,从变压器故障保护装置的运行及构成、变压器故障保护装置的配置安装管理、变压器故障保护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变压器故障解决中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更好地利用继电保护技术来解决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常见故障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3年10期 No.40 37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 电力设备状态的智能诊断研究

    韩立军;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诊断电力设备及其相关机械设备技术状况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结合使用。模糊子模型决定了每个故障的发展程度,神经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来确定对象的状态。对无刷直流电机及其相关设备在不同转速下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在任何速度下进行故障排除,信息量最大的比率等于最大比率的一半,实验中检测到的故障在电力设备检查中得到了证实。

    2023年10期 No.40 37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局部放电检测的变电站高压现场调试

    沈通;董传洋;刘本运;

    本文介绍了气体绝缘变电站(GIS)高压现场调试测试中常规应用的超高频(UHF)局部放电(PD)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PD传感器的位置对UHF方法的灵敏度有显著影响,并对影响这一点的参数,即衰减、 GIS几何结构进行了量化研究。验证检测系统的正确运行及其灵敏度是准备高压测试的关键步骤。为了做到这一点,已经开发了专门的测试设备,以确保连接到检测设备的所有电缆、连接等都正确,并且耦合器的检测水平得到了确认,以及超高频技术的应用。

    2023年10期 No.40 380-381+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 电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监控方法研究

    张向东;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作业,以某电力发电企业为例,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监控方法的设计研究。引进现场总线技术,对接电力发电企业中的工厂级管理系统,在企业安全生产现象进行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生产作业设备、机械设备的接入,实现电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监控布置;为确保监控全过程的信息化,应进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编码,以此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的不安全信息或隐患信息的追溯;采用建立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电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监控与管理,完成监控方法的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控方法应用效果良好,按照规范使用该方法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监控,可以提高终端接入电力生产设备的数量,以此种方式,拓宽信息化监控范围,保证监控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

    2023年10期 No.40 382-38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 信息化技术下的电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性评价研究

    张向东;

    由于现有的评价方法实际样本和期望样本的误差绝对值较大,指标得分与实际不符,为此对信息化技术下的电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性评价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不同等级的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方式进行划分,对作业风险进行定性分析。运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安全的内在需求进行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信息处理功能将模型中的输入样本进行训练,以满足期望。构建判断矩阵,估算打分点的重要性程度。根据最优解,确定打分点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决策者个体打分指标权重的估算模型。运用云理论对电力生产安全性进行评价,将电力生产等级的安全水平进行划分,计算矩阵中的单次模糊等级,得到可信度结果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完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误差绝对值小于1,指标的设定更具专业化;通过结合安全等级划分范围,对不同评价指标的分数进行计算后发现得分均在[80, 100]之间,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具有更高的有效性。

    2023年10期 No.40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电站施工决策研究

    杨智钧;

    变电站的施工或扩建过程产生了关于确定最佳技术解决方案的问题,这些解决方案应该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并且具有成本效益。因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决策研究,以支持在两种常用解决方案:空气绝缘变电站(AIS)和气体绝缘变电站(GIS)之间选择变电站施工的决策。结果表明,AHP方法非常适合所研究的问题,这为在变电站施工这一特定领域的决策支持过程中更广泛地使用此方法奠定了基础。

    2023年10期 No.40 389-391+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基于线圈电流检测技术的超高压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吴武超;

    为提高超高压变电设备故障诊断准确率,本次开展基于线圈电流检测技术的超高压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该方法先基于传感器完成变电设备线圈电流状态信号的采集,并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然后提取设备运行时线圈电流的特征,最后引入BP神经网络构建模型,完成设备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将所提方法用于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时,其准确率高于94.8%,优于对比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2023年10期 No.40 392-39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 一起开关柜柜内线路电压互感器引发故障的分析

    洪卫东;

    在开关柜当中,电压互感器作为十分关键的一个元器件,实践工作中由此而导致的故障事故时有发生,进而还会影响到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以某开关柜柜内线路电压互感器引发故障的实际案例作为研究出发点,在对该故障案例概况加以介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此次故障事故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案,进而基于此次故障事故案例的启示,提出了一些防范与管控相关故障事故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相应实践工作带来一些参考帮助。

    2023年10期 No.40 39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施

    刘灏;黎明;向青海;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在电力生产设备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于应对各种电力供应中断或紧急情况。然而,由于蓄电池组的容量衰减、健康状况变化等因素,其可靠性和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直流系统蓄电池组的可靠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和可靠运行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数据采集、算法分析和维护管理等功能,监测蓄电池组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故障,从而减少运行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通过对蓄电池组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了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电池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手段。

    2023年10期 No.40 399-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 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与实际应用研究

    李俊;

    为了有效推进碳减排工作,合理管理和利用碳资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了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际应用。分析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以此阐述了构建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构建发电企业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其构建的过程和关键步骤,包括碳资产的精确计量、全面报告以及有效的核查等各个环节。通过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了碳资产管理体系在发电企业的实际运用。应用结果表明,实施碳资产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发电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期 No.40 404-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 城市配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分析研究

    徐鑫;

    在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中,对工程实行造价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城市配电网工作人员难以合理控制工程建设中的全寿命周期造价,使得城市配电网工程在建设中存在造价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超出预期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城市配电网工程中全寿命周期造价的基本概念,并深入研究了在对城市配电网工程中的全寿命周期造价进行科学管理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一步分析探究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的有效策略,从而通过有效控制造价成本来增加电力资源的经营收益。

    2023年10期 No.40 408-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下载本期数据